运动的描述、速度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
/
一、本节学习指导
在本节中我们要对参照物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我们要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再者对于速度的概念和运算公式要掌握好,希望同学们做适当练习来巩固本节知识。本节有配套免费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定义: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运动情况的方法: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注意: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没有参照物;参照物可以选取任何物体,但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为了方便,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切物体时刻都在运动,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日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状况也会不同。常说的静止或不动的物体相对于地面来说是静止的,运动方向、运动快慢相同两个物体,它们彼此也是相对静止的。
4、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的长短。
(2)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长短。
(3)比较速度的大小。
5、速度(V)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叫速度。
(3)公式: V= 变形得t = S= vt
v代表速度,单位:米/秒; S代表路程,单位:米;t代表时间,单位:秒。
公式意义:当s不变时,v与t成反比;当t不变时,v与s成正比;当v不变时,s与t成正比;
注意:在运算中,单位一定要统一,物理量一一对应。什么角物理量一一对应呢,比如在V=这个公式中,如果S取米作为单位,那么时间t就要取秒作为单位,计算出来的V就是m/s;如果S取千米作为单位,那么时间t就应该取小时作为单位,计算出来的V就是km/h。
(4)单位:主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千米/时(km/h)进率换算:1 m/s= km/h
注:这里存在单位换算,部分同学不是太会,不管什么单位,换算的口诀:大化小乘才好,小化大除一下。大化小乘以进率,小化大除进率。比如20m/s=( )km/h
九年级上册物理《运动和力》速度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