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实业救国的楷模.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实业救国的楷模
编者按:“阅读点亮梦想,书香成就人生”,在2014年江苏省第十届“江苏读书节”系列活动中,《初中生世界》编辑部具体承办了“走进阅读遗存,体验书香文化”这项活动,分“光影留痕”“古事今说”“心语心愿”三部分内容,面向全省初中学生征集作品。经过严格评审,一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本期,我们以专题形式,集中呈现部分佳作。同学们,让我们在品读中,共同感知历史文化的变迁,并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阅读遗存,让阅读点亮梦想,用书香成就精彩人生。
我的家乡是江苏省海门市,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儿女们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张謇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代表,他带领海门人民迈出了振兴民族工业的第一步。今年暑假,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来到张謇纪念馆,寻访他当年的奋斗历程。
艰辛的仕途
走进古朴典雅的纪念馆,首先吸引我的是张謇当年考秀才时的一张“准考证”,上面的名字却是“张育才”。原来,张謇祖上三代没有人获得过功名,也就是所谓的“冷籍”。当时科举考试规定,“冷籍不得入试”。张謇只好想办法冒充别家的子嗣报名,才获得了考试资格。他5岁入乡间私塾,15岁进入科举试场,初上考场,县、州两试便顺利通过。
接下来,我看到了他的《日记》,那笔迹真可谓“了不经意,而规矩自成方圆”,蕴涵着一种雄强、洞达与平实浑然统一的美。张謇一生练字极为勤奋,尤其在青壮年时期,如同一位武林高手练武,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从不间断。
一张合影让我看到了张謇走上仕途的艰辛。考官翁同??几次把他人的卷子误认为是张謇的,将该考生取中,张骞反倒名落孙山,真是让人惋惜不已。
张謇在入仕的道路上一共走了26个年头,进出科场20多次,终于在41岁的时候得中状元。我想,他三番五次地与功名擦肩而过,一定是靠着读书人的执着,才“屡败屡战”。
坎坷的创业
当年,洋炮的弹片轰碎了“中国四千年之大梦”,也轰碎了人们对清王朝的幻想,更轰醒了刚中状元不久的张謇。潜心苦读30余年的张謇,“天与野性,本无宦情”, 便辞官回乡。甲午海战的惨败,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的落后状况。怀揣着实业救国的梦想,他与家乡人民一起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创业――兴办大生纱厂、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冶厂……
张謇明白:工业是根,教育是花,军队是果。工业是支撑国家的擎天柱,是各行各业的命脉之一。工业发达了,国家才有发展的舞台,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了很多记录张謇创业的图片,有的是他精心筹办的工厂顺利开办,有的是他身先士卒抗洪抢险,有的是他携手朋友互惠共利……每一张都浸透了他的汗水、他的心血、他的智慧!
这位状元不仅能“妙手著华章”,更能“铁肩担革新”。意气书生,不为个人谋私利,只为民族兴工业!社会在他的努力中变革,家乡在他的推动中前进,历史在他的手中改写!他是以天下为己任,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真俊杰!
慷慨的捐助
张謇深刻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主张以“文化”兴国。随着产业进入鼎盛时期,他大力兴办教育,创办了“江苏水产学校”“上海商科大学”“同济医工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学校,它们都成为著名大学的前身。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了张謇为“南通纺织专门学校”题写的校训――“忠实不欺,力求精进”,这也是他个人品格的写照。
作为一名爱国的实业家,张謇为慈善事业慷慨解囊,每年捐

实业救国的楷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mfadaz5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