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十八大时政热点迈进社会保障的“普惠时代”.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摘自党的十六大报告●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社会保障被称为社会的“安全网”。当你老了,病了,困顿了,社会保障体系如何,你的感觉就十分真切。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和政府不断推动改革,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从社会的视角来健全和完善住房、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这10年,保障的进步,不仅是数字的累进,更是无数人生活的“改变”。人们感受到社会保障已经迈入“普惠时代”。辽宁73岁的王庭顺——安居之梦不再遥远在辽宁葫芦岛,73岁的王庭顺正在阳台上悠闲地摆弄花草,这位退休矿工曾经当过多年的巷道工。越是在井下局促的体验,越会让人产生对空间的渴望,然而多年棚户区的居住经历,他感觉“宽敞舒适”似乎很遥远。“坐车颠腚,上厕所冻腚,上炕烙腚。路坑洼不平,厕所是户外旱厕,只有炕上能烧热乎。”这是过去王庭顺所在的辽宁葫芦岛杨家杖子矿务局工棚房的生活写照。王庭顺和他的邻居们没有想到,改变就这样发生了。2006年起,在统一安排下,杨家杖子工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启动,10000多户职工家庭陆续告别低矮破旧的棚户区,搬进了棚改新房。这10年,改变发生在许许多多像王庭顺这样的人身上,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到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房、各类棚户区改造,不断加大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王庭顺的新家位于莲花社区34号楼,房子装修简洁干净,小三居,南北通透。阳面卧室阳台上,摆放着四五盆鲜花,小茶几上,10多条小金鱼在鱼缸里游来游去,这是王庭顺最喜爱的地方。虽然谈不上多宽敞,但这却让一家人的生活状态完全改变了。 2010年7月搬进新居,面积68平方米,一平换一平,多出的面积每平方米600多元。王庭顺年龄大,政府照顾,给分了一楼。“没花几个钱,现在值10多万。”说起新家,老人满脸掩饰不住的高兴。搬进楼了,成本自然高了,能住得惯吗?“暖气费区财政全额补贴,水电也有补贴;物业费是全额补贴给物业公司,有部电话每个月10元钱。省着点花,每个月还能剩几百元钱,攒起来备用,还可以给孙子孙女买点东西。”老人说。老人送我们离开时,遇到杨家杖子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郑子清,他说,“截至目前,已有600

十八大时政热点迈进社会保障的“普惠时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zh051230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