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腐烂病的防治.docx杨树腐烂病的防治伍洲黑龙江省桦南县林业局 154400摘要杨树腐烂病乂称烂皮病,危害杨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大量枯死。是一种弱寄牛菌,通过虫伤、冻伤、机械损伤等各种伤口侵入。木文笔者从杨树腐烂病的类型、发病规律、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关键词杨树腐烂病防治适地适树抚育管理杨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臭皮病、出诊子,危害杨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大量枯死。在桦南县普遍发牛,除危害杨树外,也危害柳树、榆树、槐树等其它树种。:主要发生于主干、大枝及分叉处。发病初期呈暗褐色水溃病斑,略肿胀,皮层组织腐烂变软,以手压之有水渗出,后失水下陷,有时病部树皮龟裂,甚至变为丝状,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无固定形状,病斑在粗皮树种上表现不明显。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黑色小突起,此即病菌分牛泡子器。在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速度很快,纵向扩展比横向扩展速度快。当病斑包围树干1周时,其上部即枯死。病部皮层变暗褐色糟烂,纤维素互相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有时腐烂达木质部。:主要发牛在苗木、幼树及大树枝条上。发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展,环绕1周后,上部枝条枯死⑴。发病规律该病害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一个发病高峰。7-8月气温增高时病势减缓;9月击现第2个发病高峰,此时病菌来源于当年春季病斑形成的分牛也子,10月以后停止。春季气温达10°C以上,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病害开始发牛;24°C-28°C时最适宜发病。从发病到形成分牛孑包子期需要2-3个月,秋季在病斑上形成囊腔和子囊砲子。潜伏侵染是杨树溃疡病的重要特点,子囊砲靠风力传播至寄主皮层上,由伤口侵入,过冬后再显病症。当树势衰弱时,有利于发生病害。当年在健壮的树上发病的病斑,翌年有些可以自然愈合。同一株病树,阳面病斑多于阴面。未移植的苗木一般不发病或病害很轻。一经移槓,水分失去平衡,树势衰弱,病害便易于发生。春季发病高峰是前年秋季侵染造成的结果,而不是当年春季侵染的缘故。春季造林吋,初定植幼林上的新病斑也是头年在苗圃感染所致。所以,苗木带菌数量与新林地幼树的发病程度密切相关。干旱瘠薄的立地条件是发病的重要诱因。起苗吋大量伤根和造林吋苗木大量失水,是初栽幼树易于发病的内在原因。杨树的不同种类及品系对溃疡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树种的感病性与其所在环境条件关系也非常密切。病菌主要以子囊壳、菌丝体或分生抱子器在病部组织内越冬。杨树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苗木和林木,通过虫伤、冻伤、机械损伤等各种伤口侵入,一般生长健壮的树不易被侵染⑴。3•。选择适应性强、抗寒、耐干旱、耐盐碱、耐日灼、耐瘠薄的良种造林。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树势,同吋防治其他病虫害。以免腐烂病的大面积发生。。苗木质量的好坏与腐烂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培养大苗、壮苗是预防腐烂病发生的关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选择距造林地较近,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做苗圃,严格按技术要求加强管理,每年要浇足封冻水,起苗、运苗要尽量少伤根、茎。出圃前,做好分级、检疫工作,同时用50%的退菌特粉剂1200-18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进行全株消毒,对带有危害性病虫和生长不良的苗木要及时销毁,不能进入造林地。避免机
杨树腐烂病的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