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轼心路历程.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芁羁浅析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心灵历程(转)艿【内容摘要】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他的诗、词、散文里所表现出的豪迈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着北宋文学变革中的最高成就。他的一生执中持平、守正不阿,虽屡遭贬谪,而处之泰然。特别是在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的五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在黄州期间,苏轼先后寓居定惠院、临皋亭和东坡雪堂。他在黄州的思想是有矛盾的。他惊魂未定,闭门思过,难免感到苦闷郁愤孤独彷徨,时时向老庄、佛学中求解脱,但他躬亲农事,“幅巾芒屩,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且在黄州的市民、官绅中交了不少朋友,这使他感受到温暖,增强了信心。他虽善于旷达自适,但未忘怀现实,他写了不少关心人民和国事的作品,并撰写了《易传》、《论语说》等学术著作,他的诗风这时转变得气象恢宏,斑斓多采。《东坡八首》、《寒食雨》、《鱼蛮子》,《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总之,他在黄州时的情绪和思想经历了反思、成熟和超脱三个阶段的变化。在黄州那样僻陋贫瘠的寂寞之乡,苏轼抚平了青年时的激情和傲气,通过不断反思和总结,终于达到做人和为文的最高境界。莅关键词苏轼贬谪黄州境界芄一、苏轼生平与贬谪的历史背景肁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今属四川)人。父苏洵颇有文名。他受父亲影响,走上了发奋读书而入仕的道路,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青年时期的苏轼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为欧阳修、梅尧臣等所称许。莆苏轼对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感到不安,希望加强封建王朝的统治。嘉靖六年的时候,他就发表过改革弊政的议论,其后又在《思想论》中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他是改革的温和派,反对激进的改革措施,所谓“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辩试馆职策问札子》)。因此,当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变法从变更政治、经济制度入手实行改革时,他就上书反对,并在王安石执政期间,主动要求外放,先出任杭州通判,转密州、徐州、湖州三州。肇元丰二年(1079),正在湖州任职的苏轼突然被捕下狱,罪名是在诗文中攻击朝廷的新法,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后来苏轼被营救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他自号东坡居士,彷徨于山水,在老庄及佛禅中寻求解脱。肃哲宗继位后由旧党执政,苏轼被召任翰林学士。他对新法的某些部分有些肯定,在贬谪期间也实地看到了新法的某些好处。当司马光等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主张对新法“校量利害,参用所长”(见《辩试馆职策问札子》)反对执政大臣的一意孤行,因此又受到旧党程颐一派的攻击,辗转于颖州、扬州、定州的地方官任所。他59岁时,新党再度执政,他又先后被贬至岭南的惠州和海南的琼州。徽宗即位,大赦元佑旧党,他才北归,次年七月卒于常州。膀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在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往往是矛盾统一的。在政治上他从儒家思想出发,排斥老庄为异端。另一方面,经历多年宦海风波和人生挫辱,他也清楚地看到政治斗争中不可避免的阴暗、卑琐和险恶,感到人生的无奈。因此从老庄哲学、佛禅玄理中追求超越的解脱。螇二、人生几度秋凉——乌台诗案

苏轼心路历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点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