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docx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咼燕(山东省莱芜市中医医院山东莱芜2711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94例与对照组92例,治疗组口服温肾补肺颗粒(黄罠30g,党参30g,制附子15g(先煎),巴戟天20g,五味子等)。每一付从治疗开始服,日1剂,连服7d。连用2个月为1个疗程,间隔2个月进行下一个疗程,共服用4个疗程;同时吸入辅舒酮气雾剂每次125ug,每天2喷,对照组只吸入辅舒酮,疗程、剂量同治疗组。两组患者如遇哮喘发作,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有必要时输入抗牛素、氨茶碱等药物。结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忡<)。结论: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药;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021-,诊断均符合全国内科哮喘防治协作组于1998年修订的哮喘防治常规[1],并排除了先心病等影响心、肺功能的疾病。治疗前均参考Nathan设计的哮喘控制测试(ACTTM)评分,随机分为两组,详细资料见表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布、ACTTM评分等方面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黄罠30g,党参30g,制附子15g(先煎),巴戟天20g,五味子10g,女贞子10g,淫羊鳖10g,肉桂6g,川贝母10g,郁金10g,甘草10g)o每一伏治疗开始服,日1剂,连服7d。以上药物由我院制剂室按一定相关技术工序制成颗粒剂,分装成盒,,连用2个月为1个疗程,间隔2个月进行下一个疗程,共服用4个疗程;同时吸入辅舒酮气雾剂每次125ug,每天2喷,再进行穴位贴敷,穴位贴敷所选中药为:菟丝子120g,白芥子30g,白僵蚕30g,延胡索30g,细辛制法:上药先焙至微黄,粉碎后加香油调膏,敷膏大2厘米见方,贴于双侧肺俞、膏肓俞、定喘穴。若患者发病季节性较明显,在发作前1月开始贴敷;若没有明显季节性,则在每年三伏天、三九天进行贴敷。晚上将敷膏贴于穴位上,医用胶布固定,次晨取下,隔天一次。若皮肤对药物有过敏反应,可间歇3天后,再行贴敷。对照组只吸入辅舒酮,疗程、剂量同治疗组。两组患者如遇哮喘发作,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有必要时输入抗生素、氨茶碱等药物。。。3•讨论中载很多,《内经》有喘鸣、喘喝之称;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又名“上气”。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首创哮喘之名。元代的朱丹溪《丹溪心法》主张:“凡久喘之症,未发吋宜扶正气为主,已发用攻邪为主。”为后世医家指岀了治疗的原则。由于本病反复发作,多为本虚标实,因此治疗必须标本兼顾。哮喘”首见于《丹溪心法?喘论》。《幼科发挥?喘嗽》说:“或有喘病,遇寒冷而发,发则连绵不已,发过如常,有吋复发,此为宿疾,不可除也”[2]。已认识到本病有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特点,并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