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的小故事篇一:一诺千金的故事“??虽乳臭未干,但我以人格作保向您筹借善款。因为哪怕仅仅是一块钱、一毛钱,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也是极大的帮助。我希望您给我一个详细的账号,我会在3—5年内把钱打给您。因为是借,我承诺每年支付5%的利息给您。无论我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或是工作的变动或升迁,我都会及时将我的联系方式和所有情况公开,不会让您找不到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大学生吕江(化名)用3年时间践行了“一诺千金”四个字。3年前,大四学生吕江为救身患白血病的父亲在网络上发文募捐,为父亲借钱治病;3年后,虽然父亲已经重病过世,但他仍旧践行承诺,寻找当年为自己捐款的好心人,将自己工作赚来的一点积蓄还给当年捐款的好心人。缘起大学生发微博借钱救父 2016年6月,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吕江的父亲被诊断身患白血病。因家住农村,父母以务农为生,家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至少40万元的医疗费用,被迫无奈,吕江在微博、淘宝等网络平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并向大家借钱,同时承诺会在3—5年内还钱且支付每年5%的利息。时隔3年,5月10日,正在天津出差的曾先生突然收到吕江的电话。2016年吕江在网络上求助时曾先生曾通过银行向吕江转账捐款,没想到3年后会接到吕江的电话表示要还钱给他。随后,曾先生收到吕江汇款的银行短信、金额,甚至包括吕江当年在网络上承诺的利息。 2016年6月,一封实名署名的求助信在网上被广泛关注,写信的是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吕江。吕江在信中写到自己家境困难但父母仍咬牙供自己读书上大学的经历,并表示父亲在当年6月被诊断为白血病,如果不尽快进行手术,父亲随时可能死亡。家中以务农为生,年收入不过3万元。目前已经配型成功,但无力承担骨髓移植等治疗费用至少40万元,自己无路可走,遂发布求助募捐信息。吕江在求助信中发布了自己的身份证、父亲的白血病诊断证明、村委会的证明等文件及手机号码、银行账号等,并承诺将来会还钱以及利息。当时,吕江在微博上公布为自己捐款的好心人名单,详细记录了每位好心人捐款的时间、金额,并随时更新收到的捐款总额。根据吕江微博记录,截至当年12月1日,吕江共收到元钱。讲述已经被遗忘3年的承诺 2016年,曾先生在网上看到吕江借款救父的帖子后,通过转账为吕江捐款。今年5月12日,曾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忘记了当时捐钱给吕江的事情,也忘记具体捐了多少钱,没想到时隔3年竟然还能收到吕江的电话。在电话中,曾先生表示不需要吕江还款,但吕江坚持借钱就应该还钱,也希望曾先生能继续帮助更多的人。曾先生表示,自己十分感动,“我没想到他还记着这件事情,并主动找到我要还钱。现在的社会还有这样诚信的年轻人真的很难得,不一味索取,还懂得感恩”。后来,曾先生还发表一篇长微博讲述这件事情: 周末,我正在天津忙着,手机忽然响起来,是个陌生号码,里面的声音很年轻也很陌生:“您好,我是××,您还记得我吗?”那一刻我几乎要把它当成是诈骗电话给挂掉。“你有什么事吗?”我问。“我给您打电话,是想还您的钱。”那个年轻的声音说。还钱,还什么钱?我很纳闷。“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我在几年前曾经在微博上求助,因为我爸爸患了白血病。后来您曾经捐了我一笔钱,我现在想和您确认一下账号,把钱还给您。”××的话让我非常诧异,一方面是因为我已经完全记不得这件事,另外一方面是居然还会有人过了这么些年真的要还别人的捐款??这真的是现在这个时代还会发生的事吗? 当××完整地说出了我常用的银行卡号,还有汇款时间时,我已经相信这事是真的了,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下意识地问,“你父亲现在身体恢复了吗?”××很平静地告诉我,当时他在微博上求助,很多人帮助了他,父亲也因此渡过了当时的难关,又撑了两年,但最终还是在去年去世了。而他自己也已大学毕业,现在北京工作,想把钱都还给大家。其人工作一年多开始用积蓄还钱吕江老家在天津宝坻农村,家中有几亩地,主要靠务农为生,家庭年收入3万元左右。在吕江老家,村里的孩子大多在初中毕业后就前往附近的服装厂上班,但吕江父亲坚持让吕江好好读书升学,而吕江也不负众望,考上区里最好的高中宝坻一中。在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吕江一直努力学习,2016年考上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当时,村里人都来吕江家恭喜吕江父母,也为村里出了大学生庆祝。当年吕江的弟弟也即将升入高中,家中经济负担很重,但吕江父亲坚持不让孩子申请助学贷款,而是通过努力照看家里的养鸡场,赚钱供两个孩子上学。然而,在吕江一家的生活逐渐好起来的时候,2016年6月,47岁的吕江父亲被诊断患有白血病,家中的顶梁柱一下子病倒了,成了躺在病床上浑身插着管子的病人。为了挽救父亲生命,吕江和家人东拼西凑凑到几万元。后来,吕江父亲与一名亲属配型成功,但至少40万元的骨髓移植和化疗费用让吕江一家陷入绝望。走投无路的吕江想到了在网上募捐借钱的方式。他当时还表示
一诺千金的小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