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篇一:二上《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雷淑芬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是本学期的的重点及难点。在这节课中,我主要从生活情景引入,结合语文课文,以参观洞庭湖为线索,从而引出各种问题,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针对这堂课,值得我反思的地方有很多。一、成功之举: 1、教学设计连贯、新颖。以一个旅游主题贯穿整堂课,先是计算乘车人数,再到计算门票价格,最后欣赏洞庭美景,整堂课下来,学生都感觉十分愉悦,主动地学习,有目的地、积极地解决老师提出的每个问题。在课堂的结尾处,穿插的有趣的口诀歌,紧扣目标,学生积极性非常高,给本堂课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2、利用自制教具直观的展示,突破了重点。本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小棒的引入大大帮助了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动手摆小棒,再在黑板上展示,通过把十根小棒变成一捆,很轻易的就明白了为什么向十位进一,这个“一”是怎么来的。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大部分学生能自己口头说出算理,边说边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计算法则,提高了计算能力及方法。这也使我明白了,在教学计算时,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算理直观化到算法抽象化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3、学生的思维让我大吃一惊。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此堂课上,我的学生展现的成果让我不得不给他们竖起大拇指!在动手摆小棒时,讨论如何计算35+37,原先我只预设学生只是能够从个位上的7上拿5个出来,加上另外一个5,从而凑十;但有的小组又想到从5里面拿3出来,反过来与7凑十;还有一些小组则把7和5都拿出来,一起算,得出12后,再拿10出来。虽然可能对于老师而言只是简单的想法,一样的算法,但这却是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结果,这让我既欣慰又感动。二、不足之处: 1、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没有重点强调“计算式应先从个位加起”,此难点的突破过于简单,只是像看电影过了一遍,从而造成学生在后面的练进位的。 2、在区分门票种类时,学生总也说不清有儿童票与成人票之分,其实意思很简单,在进行计划时,我也没有想到会在这个环节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时,我的心里有些慌了,匆忙地就将答案告诉了学生,导致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明白老师的意思,以为就是要做题了,导致此环节过渡有些生硬。 3、没有掌握好时间,以至于有点拖堂了。篇二: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两位数》课堂教学反思教师:吴建海授课完《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反思如下: 1很好地把握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讲解中能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学生能够进行探究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感受、体验知识,从而学会学习,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我首先创设小学二年级学生将要去大山包游玩的情景,接着出示交通工具——客车,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提出各种问题,这时教师选择几个有代性的问题,引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2、重视计算方法多样化教学,鼓励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在合作中学生想出了多种口算方法,其中有个学生提出这个方法:把36分解成30和6,30+30+6=66<70,这样安排合理。另一个学生的方法:我的算法跟生1的不一样,我是在心里列竖式36+30=66篇三: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反思一: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较好地贯彻了课改的新思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计算在生活中很有用,但单纯的计算又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为此,我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首先根据课本主题图创设学生郊游乘车活动,提出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个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此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在掌握了计算方法之后,还为学生设计了为皮卡丘买商品的活动。这样不仅较好地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只是变换了一种书写的方法,不会太难。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尝试。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就请自学课本或请教旁边的同学,培养他们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通过独立尝试和小组讨论学习后,无需教师多讲一句,就能把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说出来。如列竖式时个位要对齐个位,十位要对齐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