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最敬佩的人——朱德.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最敬佩的人——朱德在所有的历史人物中,我最敬佩的人事朱德。朱德不仅有爱国、爱民的大爱精神,而且有爱母敬母的普通人的情怀。高尔基曾经说过:“没有太阳,花朵不会开放;没有爱,便没有幸福;没有妇女就没有爱;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国革命史上,母爱母教对子女成长的影响之大,在史可鉴,有口皆碑。而子女对母亲的深爱与崇敬,也是刻骨铭心,绵绵如缕。芸芸众生如此,杰出英才亦然,朱德元帅爱母敬母之情,更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朱德的母亲似乎更平凡,平凡得只留下了姓没留下名。然而她却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党和军队,养育了一位名扬中外的英雄、元帅,被毛泽东誉为“民族英雄贤母”。朱德母亲钟氏比一般妇女要高大一些、强壮一些,不仅勤劳、俭朴、厚道、贤淑,而且深明大义。朱德小时候,钟氏以无言的身教,使儿子学会了劳动,懂得了许多生产知识,培养了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朱德从军后,钟氏没有因为让儿子“支撑门户”的打算落空而怪罪儿子,反而给儿子以更多鼓励,并且更加辛勤耕织,养活一家老小。待到朱德当上了八路军总司令,已步入晚年的钟氏也没有向儿子伸手索要什么,依然在家过着清贫的日子。朱德虽然戎马关山,驰骋沙场,长期无暇侍奉母亲。但他无时不惦记着母亲,断断续续给母亲寄去几张照片,寄去几百元钱,以此略表寸心。1937年,四川闹灾荒,远在山西抗日前线的朱德闻讯后,十分担心年届八旬的老母的生计。然而,分身无术,又囊中羞涩。他只能写信给在川的旧友戴与龄,以“好友关系”,向他“募贰百元中币速寄家中”,以济荒年。信中还以实情相告:“我十数年来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因而特别言明:“此款不能奉还,请你作捐助吧!”民族大义,赤子之情,跃然纸上,撼人心魄。 1944年2月15日,钟氏以86岁高龄去世。噩耗传来,朱德五内俱焚。他一个月不刮胡子,以表孝忱。又以血泪凝成悼文――《回忆我的母亲》,发表在同年4月5日的延安《解放日报》上。在这篇质朴无华却字字情深的悼文中,朱德回忆了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与影响,坚定地表示:要以“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1965年,一位意大利记者向朱德提问:“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朱德脱口而出:“我没能侍奉老母,在她离开人间时,我没能端一碗水给她喝。”听了这些肺腑之言,谁能不为朱德的敬母孝心打动呢? 朱德元帅革命一生,功勋卓著,位高至极,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虽然他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孝敬父母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子女缺少孝敬父母的意识,有的自己成人成家后,拒绝赡养父母;有的不但对父母言语粗鲁,而且在精神和肉体上伤害父母,让社会感到震惊和痛心。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

我最敬佩的人——朱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枷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05-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