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下室顶板裂缝的分析及处理.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地下室顶板裂缝的分析及处理本人通过参加上海地区一项住宅工程地下室顶板裂缝处理过程,对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示了处理方法到预期效果,现将防治处理过程总结如下:工程概况该工程地下室为一南北宽87m,东西长215m的不规则形平面,南面敞开,沿东、北、西面周边布置五幢高层住宅,地下室中除主楼占去的面积外,其余机种均用于停车(以下称地库);高层主楼为剪力墙结构,地库为单层框架结构,柱网一般为9X9m(范围包括附图第六、七区)。工程地处上海软土地区,设计采用桩筏基础,主楼为¢1000、¢1200mm的钻孔灌注桩,桩端进入强风化岩层,地库为¢800mm的钻孔灌注桩,桩端只进入砂层。地下室底板板厚400mm采用带肋筏板(桩基承台),地下室顶板位于主楼一层楼面处,为肋形楼盖,板厚120mm,地库顶面为井字楼盖,板的区格为3X3m,板厚150mm。地下室底板及顶板均采用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不留永久性变形缝,施工阶段也不设后浇缝。该工程施工顺序见图一,在底板和地下室墙全部施工完毕后,第一阶段按图中第一、二、三区的顺序浇灌地下室顶板,并施工一、二、三幢高层主楼,至三幢高层主楼结构完工;第二阶段按图中第五、四、六区和第七区的顺序浇灌地下室顶板混凝土,三个区之间间隔2~3个月,于1999年中浇完全部地下室顶板。2000年春夏之交,因雨季及顶板积水,发现顶板板底渗漏,经检查,顶板可见且贯穿裂缝达245条,比较集中于第四、第五和第六区,裂缝主要位于小井格板内,其走向为板的对角线方向,如附图一所示。该工程在施工期间对桩基沉降进行了观测,到目前为止,三幢已建主楼基础最大沉降量27mm,地库只观测一次,未见沉降。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及其控制裂缝的分类裂缝根据宽度大小和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微观裂缝:尚未承受荷载的混凝土结构中存在肉眼不可见()的裂缝。微观裂缝可分为:1)粘着裂缝:围绕在骨料与水泥石(水泥浆凝固体)粘着面上的裂缝。2)水泥石裂缝:水泥浆凝固体中的裂缝(存在于骨料与骨料之间)。3)骨料裂缝:骨料本身的裂缝。大多数的微观裂缝是粘着裂缝和水泥石裂缝。微观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情况下,混凝土逐步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由于骨料收缩很小,受热时膨胀系数也较小,而水泥石的收缩较大,膨胀系数也大,故混凝土中的变形是不均匀的,不自由的。骨料和水泥石之间产生相互的约束力,特别是水泥石收缩时引起的内应力较大,从而引起水泥石裂缝和粘着裂缝。微裂缝的分布不规则,且沿裂缝截面是不贯穿的,故混凝土仍有良好的抗拉和抗剪能力。对防水防腐的使用也无危险性,可认为是无裂缝结构。宏观裂缝:承受荷载(动、静荷载和变形引起的荷载)后混凝土结构中产生的肉眼可见()的裂缝。宏观裂缝可分为:结构变形裂缝:由外加荷载作用和地基不均匀沉陷引起的裂缝。材料特性裂缝:由水泥水化温差、混凝土干燥收缩及外界气温变化引起的裂缝。施工不良裂缝:由于混凝土浇注不密实、水灰比过大或过早拆模引起的裂缝。上述三种宏观裂缝中,据大量调查统计结果。结构变形裂缝约占20%,材料特性和施工不良引起的裂缝约占80%。实践证明,在荷载作用下或在温度应力、收缩应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固有的微观裂缝会逐渐扩展并增多,形成宏观裂缝。材料特性和施工不良引起的裂缝虽对结构的安全性影响不大,但

地下室顶板裂缝的分析及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一叶
  • 文件大小90 KB
  • 时间2019-05-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