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文本复习二:《陈情表》学案一、题解1、表:古代奏章的一种,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如诸葛亮的《出师表》。3、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4、写作背景:此表是西晋初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写的。魏国后期,魏的实权落在司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司马炎代魏即帝位,改国号为晋,年号泰始。在此之前两年,蜀汉(刘备建立的政权)已经灭亡,李密的家乡由晋统治。李密有学问,所以晋武帝想征他做官。李密原是蜀汉的旧臣,故国灭亡才三四年,难免有伤感之情,又因为司马氏阴险多疑,前朝的臣子改事新朝难免有戒心,所以他要坚辞。《陈情表》所面对的是晋武帝这个特殊人物,所写的又是他最为敏感的问题。二、通假字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夙婴疾病,常在床蓐3、零丁孤苦,至于成立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三、古今异义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3、九岁不行4、至于成立5、至于成立6、寻蒙国恩,除臣洗马7、臣之进退,实为狼狈8、臣之辛苦9、陨首所能上报10、奉诏奔驰11、拜臣郎中1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13、岂敢盘桓14、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四、一词多义1、行:行年四岁九岁不行2、矜:犹蒙矜育不矜名节愿陛下矜悯愚诚3、以: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谨拜表以闻猥以微贱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臣具以表闻4、至:至微至陋无以至今日5、见:慈父见背二州牧所见明知6、亲:躬亲抚养外无期功强近之亲7、日:日薄西山报养刘之日短8、拜:拜臣郎中谨拜表以闻9.、当:当侍东宫死当结草10、薄:日薄西山门衰祚薄11、夙:夙遭闵凶夙夜忧叹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且臣少仕伪朝臣之进退动词的使动用法: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无以终余年保卒余年臣具以表闻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名词作状语:则病日笃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躬亲抚养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容词作名词:夙遭闵凶猥以微贱沐浴清化凡在故老愿陛下矜悯愚诚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名词作动词:举臣秀才举臣孝廉六、句式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臣亡国贱俘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急于星火谨拜表以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则告诉不许少仕伪朝告诉不许而刘夙婴疾病六、课文理解1、前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些词可见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就职(赴命)”?表时间:逮、前、后、寻(解释“逮”和“寻”,积累相关词语)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解释、积累有关文化常识。“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2、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3、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3、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品
《陈情表》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