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历数中国古代女名医.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羇历数中国古代女名医莂2015-03-2410:18来源:中国中医药报膀字体大小袈-|+肈受制于封建礼教和妇女较低的社会地位,中国古代流芳于世的女名医寥若晨星,载入正史的更是凤毛麟角,后者多为宫廷女医。中国专职宫廷医生自周代开始,而宫廷女医直到汉代才出现,她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后宫嫔妃们的医疗保健。螅西汉义妁虿义妁,河东(今山西省复县)人,她是我国正史所载最早的女名医。民间传说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遇有大夫走村串户,她总爱跟着学,看大夫们怎样望、闻、问、切,竖起耳朵,听大夫讲解医理,并虚心求教。日积月累,她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蚈有一天,外村抬来一个久治不愈的腹胀病人。义妁取出几根针在他的下腹和大腿扎了几针,并为病人熬服汤药。3天后,病人腹胀消退,不久痊愈。此后,义妁的医名便传开了。袆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年老多病,汉武帝听说义妁医术高超,便诏她入宫,封为王太后的侍医。入宫后,她果然将王太后的病治好了。据《史记》记载,王太后因为喜爱义妁,奏请汉武帝封其弟义纵为中郎,补为上党郡令。袃东晋鲍姑莃鲍姑,名潜光,东晋上党(今山西省长治)人,广东南海太守鲍靓之女,医家葛洪之妻。她继承了父亲和丈夫的医术,加以钻研,医术愈加精湛。她长期在南海、番禺、广州、惠阳、博罗等地行医采药,深受群众的爱戴,被称为“鲍仙姑”。鲍姑曾在广东越秀山下居住,留下一屋一井。后人称此井为“鲍姑井”,又在旧址建立一座道观,称为“越冈院”,明朝万历年间重修后改名为“三元宫”,内仍有鲍姑殿并供奉其塑像。荿鲍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施灸家。她很可能参与创作了葛洪的《肘后方》,尤其是其中对艾灸经验的总结。鲍姑以治赘瘤与赘疣闻名,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当地盛产的红脚艾进行灸治,取得显著疗效。“每赘疣,灸之一炷,当即愈。不独愈病,且兼获美艳。”《粤秀山三元宫历史大略记》石碑刻载:鲍姑“有赘艾(即红脚艾),藉井泉及红艾为医方,活人无算。”袇宋代张小娘子芆张小娘子,北宋嘉祐年间民间女医师。传说有一天,一位郎中云游路过张小娘子门前,向她讨水喝。张小娘子见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便将他请进屋里热情招待。老郎中见她聪明贤惠、手脚勤快,便将开刀和制膏等外科医术传授给她,还赠她一部秘而不传的《痈疽导方》。螂经过不断实践,张小娘子终于成为一位精通外科的女医生,凡是疮疡痈肿的患者前来求医,经她诊治无一不见奇效。张小娘子一时声名大噪。她又把外科技术传给丈夫,夫妇俩都成了当地的名医。腿清代顾德华蚄顾德华,又名里云,江苏吴县人,生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她是吴县一带的妇科名医,女患者经她诊治,都很钦佩敬仰她。顾德华著有《花韵楼医案》一卷,共载病案29个,多数为危重病例。医案论治透彻,立方平善,均为经验之案,为女医中所罕见。同县张玉田收藏了该书的抄本,1921年绍兴裘吉生将其抄本辑入《珍本医书集成》,使《花韵楼医案》得以流传至今。莄清代曾懿膂曾懿,字伯渊,又名朗秋。清咸丰二年出生于四川华阳县(今属成都市)一个官绅家庭。当时有许多百姓因为医治无效而丧生。曾懿怜惜乡民的无辜,更痛恨庸医,于是废寝忘食地苦读家藏医药典籍,对于精辟的论述和严谨的方剂,都一一摘录并悉心钻研。晚清西风东渐,不少守旧者对西方医学知识一味反对。曾懿却广收博采,

历数中国古代女名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叶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