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基础知识
六观:国家观、公民观、政府观、政党观、国际观、民主观
五个主体:国家、公民、政府、人大、政党
专题一公民
主线 :国家性质
:权利和义务
:法前平等;权义统一;两益结合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一)公民的地位
国家性质(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公民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主体和民主权利)和真实性(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二)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政治自由是相对的,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
(3)监督权:(内容:批评、建议、申控检;方式:“信人舆、听评评”)
2履行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义务。
(三)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享、平履、平适用。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相对应而存在,义务履行确保权利实现,要树立权利义务意识。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两者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四)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
(1)选举方式:
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差额选举④等额选举
(2)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
(3)公民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
:
(1)方式:(三社一专)
(2)意义:
,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推动决策的实施
,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
(1)方式: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的机构。
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居民民主管理的机构。
(2)村民会议和居民会议
(3)意义:发展基层民主,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基层民主自治是最广泛而深刻的民主实践。
:
(1)民主监督的内容: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2)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方式和渠道:(信人舆、听评评)
A、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是有效方法)
B、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与国家权力机关联系)
C、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
D、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都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
(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4)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1)依法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2)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
,遵循宪法和法律;
,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专题二政府
主线: :性质
:宗旨原则
:职能、依法行政、接受监督、审慎用权、树立权威
(一)政府的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行政机关。
(二)政府的职能:
(1)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
(2)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
(3)保护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4)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
: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1)宣传马克思理论,提高素质
(2)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
高中政治生活基础知识点总结[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