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6篇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汇编.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6篇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汇编“回家的路有多长,一边连着儿女,一边连着爹娘……”想家的时候,我想起了家乡的童谣。“父母在,则家在;父母在哪里,则家就安在哪里。”离开家乡在外工作已有三十多年了,现在可好,想家的时候,只要打开手机,找到购票网站轻轻一点,一张回家的机票或者高铁票轻而易举就搞定,,或4个小时左右的高铁就可抵达,实现了“早上在广州喝早茶,中午回到老家吃午饭”的夙愿。科技一日千里,交通日新月异。这么发达的交通,是祖辈们做梦都想不到的,是父辈们曾经不可想象的,也是我们这辈人以前始料不及的。方便快捷的交通,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最大的便利,这是建国70周年来,我国取得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往事并非如烟。谈起交通方面的发展变化,曾经是我们祖孙几代人的期盼和梦想。我的家乡是浙赣线上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浙赣线又称浙赣铁路,是以杭州为起点,以株洲为终点,是我国铁路网“八纵八横”主骨架及“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爷爷曾经告诉我说,浙赣线始建于清朝1899年,1929年修路大军经过家乡时,为了生计,那时年轻的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筑路的队伍。1936年铁路修到南昌,第二年9月铁路筑到萍乡。浙赣线全线贯通后不到3个月,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在杭州沦陷前夕,国民政府为阻止日军南侵,命令部队将钱塘江大桥及至湄池间线路破坏,浙赣线各段线路也随着战争失利逐段破坏。战争带来的灾难,使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筑路队伍解散后,爷爷又回到了贫困落后的小山村,由修铁路改成了“修地球”,直到我国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抗日战争胜利后,浙赣线开始逐段修复,1948年12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家乡的铁路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线通车……记得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爷爷带着我去铁路边玩,只见两条摩擦得亮闪闪的铁轨,整齐笔直地排列着,好像一条时光的隧道,穿过山川,穿过河流,穿过村庄,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延伸过来,又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爷爷指着东边说:“孩子,沿着这条铁路一直往东走,可以到杭州、南京和上海大城市。”随后,他又指指南方说:“沿着这条铁路一直往西走,可以到长沙,再转向南方一直走,可以到广州、到香港、到南洋。”然后,爷爷炯炯有神地望着我,充满着希望与期待,说:“你长大想要有大的出息,就必须好好学习,好男儿志在四方,只有走出了家乡这些弯弯曲曲的小路,到大城市去闯荡、去打拼,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有更大的作为,人生才会更加精彩。”那时的我不理解爷爷话里的含义,只是久久地盯着他的双眼,不断地点头默许。长大后,我一直铭记爷爷的教诲,撸起袖子加油干,然后朝着广东的方向一路奔跑,去寻找自己年轻的梦。八十年代初,国家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劳动生产力得到空前的解放与发展,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很快成为了历史。有一年的秋天,刚刚忙完秋收的父母应广州姑妈之邀,带了一些家乡的土特产,去了一趟广州,结果那火车超级的慢,像一头喘着粗气的老牛拉着一辆大货车,总是走走停停,一千公里的路程走了仅仅一天一夜,一路疲惫不堪,加上母亲晕车厉害,广州归来,母亲像生了一场大病。从此,父母很少出远门,因为他们害怕坐慢车。九十年代初期,正是百万民工南下广东的高峰期,绿皮火车仍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可一票难求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记得我第一到广东云浮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可用历尽千辛万苦来形容。那年的春节,人们还沉浸在一家团聚的节日氛围中,家乡的火车站、汽车站已经是人满为患,到处都是挑着蛇皮袋,拖着行礼箱外出打工的乡亲。父亲左祈右求的找熟人,好不容易总算弄到一张站票,可当我们赶到火车站时,里里外外塞满了人,连月台上也是水泄不通。每当火车经过,总是人潮涌动,车门刚打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挤人,挤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动作快的爬窗户进去,动作慢的只有等待下一趟机会。那时,我就是踩着父亲的背,然后父亲用力把我托起塞进了火车的车窗,可父亲背上的两只脚印却一直深刻在我的心里。每次想起此事,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朱自清的笔下的《背影》。那时的火车大多是慢车,晚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火车一路慢慢腾腾,不慌不忙,从早上8点出发,当我们赶到达广州时,已经是华灯初上,霓虹闪烁了。由于太晚,广州已经没有到云浮的长途客车了。初来乍到,怎么办?我有些陌生,也有些紧张。朋友说,要么在广州住一宿,要么坐车到其它城市转车,实现“曲线救国”。好在有个好友是“广东通”,他带着我从广州坐汽车到佛山,从佛山转车到肇庆,再从肇庆转车到云浮,风里来,雨里去,几经周折,当我们到达云浮时,天已蒙蒙亮,已经是第二天的早晨了。那时我们经过长途跋涉,早已疲惫不堪,好像一旦倒下去,就永远醒不来

6篇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汇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43273918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19-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