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遥感是继可见光遥感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种光学遥感手段,它可以通过探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获取目标的有关信息,具有不受暗夜限制和穿透云雾的优点。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红外遥感能力不断增强,红外遥感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和地球勘探、天气预报、森林火灾监视等民用领域。红外遥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即机载红外成像、星载红外成像和星载导弹预警,这也是本文所要介绍的内容。,从空中昼夜获取战场的情报信息,对获取战场的主动权及至最后夺取战争的胜利极为重要。采用机载成像技术直接从空中获取地面信息,对地面目标进行侦察监视方法的应用已有几十年时间。美国军方一直强烈地依赖于这一手段获取情报,其U-2、P-3和“食肉者”侦察机就是这种应用的典型实例。U-2飞机上装有高分辨率的摄像系统,可获得地面目标的高分辨率清晰图像,其侦察范围沿飞行航线纵深可达数十公里的大面积地区,为指挥机关和作战部队提供了极为直观的准确情报。美、英、法等国军队一直非常重视发展这种先进的战术机载成像侦察监视系统,从越南战争到波斯湾战争,仅美国海军就有500多架抓侦察机,迄今为止仍有100多架抓-彳鬼怪式侦察机在世界各地服役。特别是在最近几年美军发动的几场战争中,如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美军的机载战术侦察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夺取战争的主动权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采取自卫的重要途径,它有许多优点:能24h昼夜工作,能适应不良天气,能提供定时信息,能把捕捉目标和攻击结合起来,有远距离探测和透过能力,能识别伪装,能排除电子干扰等。红外成像不仅能揭露地面、森林里的伪装,还可揭露地下、水下的军事目标,显示热源目标的运动状态和踪迹。美国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于军事和政治上的需要,花了很大的气力发展空间遥感技术,以用于卫星侦察。很多国家现役的光学成像侦察卫星上一般都配备了红外成像系统,如美国的“高级69-11”卫星上配备了热红外成像仪,使其具备了夜间成像能力;俄罗斯的“宇宙2344”卫星以及法国的“太阳神2”卫星也都具备了红外成像能力。从美国公布的空间环境遥感图像来看,“陆地卫星”和其他一些空间飞行器在军事侦察上发挥了较大作用,美国宇航局常把接收到的红外图像信息,经处理后直接送给三军和中央情报局。“陆地卫星”上携带的主要遥感器之一是多谱段扫描仪,它的敏感光范围包括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段(〜1um)。红外成像具有一定的识别伪装能力,在彩色红外相片上,死树呈浅蓝或青蓝色,缺水植物呈淡红或白色,普通绿色油漆呈蓝色。对于“陆地卫星”图像来讲,这种红外效应对于大面积的伪装、施工前后新土和旧土都有一定的识别能力。“陆地卫星-D”上的返束光导摄像管(RBV),其地面分辨率约3010(“陆地卫星4号”的分辨率更高),它对海水具有较好的穿透能力,其图像能显示出水下地貌与地质构造轮廓,透视深度一般为100左右,在特定条件下可达400,甚至更深。这些情报数据对于沿海或岛屿登陆作战以及舰艇航行都是很有用的。遥感图像还具有一定的平面定位精度。例如,美国就曾利用“陆地卫星”拍摄了前苏联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且修正了前苏联故意作出的虚假报道。前苏联公开声称该发射场在中亚哈萨克境内,坐标为北纬18°18′,东经65°30′。实际上,根据“陆地
红外遥感技术的军事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