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作文江南,自古多情浪漫,轻盈灵动,温柔委婉。令文人墨客魂牵梦绕,情意缱绻。我虽只读初一,更不是文人墨客,但我也迷恋着江南,江南是我睡着醒着的梦。因为我的故乡乌镇,正属于江南。每当想到江南,我就会想到白居易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我常常在梦里追忆的江南,就是我的故乡乌镇。今年初春,我终于回到了江南。虽说一路上看到的市镇都是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喧嚣热闹。而乌镇则是小桥流水,涟漪轻漾,静谧安详。那一刻,仿佛一切的喧嚣都不存在,整个世界顿时安静了下来,只能听见船儿在水上划行,鸟儿在枝头欢悦的歌声。我的心也因此渐渐地沉静下来。在乌镇窄窄的石板小路上徘徊,浓翠的青苔从路的缝隙间冒出来,绿茸茸的很是可爱,就是这么一点青苔也给这江南古镇增添了一分自然的情趣。顺着拱桥漫步,街边的翠竹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疏密有致的安插在百年老屋间,杨柳纤细的身躯或在微风中舞动,或安静地垂在水面上划起涟漪。小贩的吆喝声远远传来,充满了对生活的希冀。小店都挑起的红灯笼,细细的长长的,小巧精致。远处腾起层层烟雾,视线变得有些模糊,此刻的乌镇洋溢着生命的喜悦。狭长的水巷静静地蜿蜒在白墙青瓦间,贯穿于整个古镇,连接着现在和未来。阅读江南的古代,我先是去了江南的百床馆,馆内收集了几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的精品。从富商大贾到普通的平民百姓的格式木床应有尽有。所有木床的结构都是四四方方的,象征着四平八稳。其中做得最为巧妙的是百床馆的镇馆之宝——拔步千工床。顾名思义,需要一千工人齐力做成的床。这床共有三道门格,第一道是换鞋的,第二道是更衣的,第三道洗漱的,看了这样一张做的精巧的床,我不得不叹服江南人的心思奇巧,天工技艺。从百床馆走出来,沿着长长的古巷,不过多久就到了印花布馆,蓝印花布也是乌镇的一大特色,这江南的土布质地很是柔软。宽阔的晒场上搭着高大的木架,一些染好的蓝印花布在清冷的空气中上下翻飞着,像在空中舞蹈的仙女长长的水袖和裙摆,衣袂飘飘。来到乌镇,怎能不乘船?喜欢船儿轻摇行驶在水面上吞吐清风的惬意,喜欢坐在船儿上低头看河水,抬头看粉墙黛瓦,看门梁上精美的雕琢,看百年老屋上长出的瓦松,透过临水楼阁上一扇扇打开的花格窗,我仿佛看见里面探出的江南女子,或凝神远眺,或执扇沉思,或回眸一笑;喜欢对面缓缓地行来一叶扁舟,年轻的姑娘划着水,脸上露出欢快的笑容,也许唱着绵绵细腻的情歌,也许唱着悠扬轻快的江南小调。游船穿行间,耳边不时飘来吴侬软语。小桥流水,绿柳浓荫,不禁让人想起了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想起了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想起了艳艳风尘的董小宛,想起了正直坚强的柳如是……乌镇之行结束了,我恍如从梦中醒来,“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此情此景,怎能不忆江南。乌镇,我的故乡,一个在花丛流水间沉睡的佳人;乌镇,一个在月下吟诗的江南才子。你,寄托了我的神思,萦绕着我的梦。流年缥缈2012年3月于贵阳昆
乌镇(初二作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