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艳妻或腻友,爱情或友情羅——《聊斋娇娜》中狐女娇娜形象分析螆《娇娜》是《聊斋》中极为特殊的一篇故事,作者蒲松龄抛开传统的男女爱情模式,写了一对在爱情与婚姻中徘徊的男女:孔生与娇娜。两人从始至终没有真正的结合,但是他们在心中却似乎又没有真正的忘记过对方,在一种似爱情似友情的关系中挣扎。蒲松龄给读者留下了两个难题:婚姻和爱情是可以割裂的吗?爱情过后可以变成友情吗?膃孔生与娇娜第一次见面是在皇甫公子府中。孔生为圣裔,但是已经家道中落,在寺院以抄经书为生。偶然遇到皇甫公子,并成为挚友,在府中教书。皇甫公子热情好客,每次与孔生畅饮都让婢女香奴为他们弹琵琶助兴。席间,皇甫公子想为孔生娶妻,孔生惊叹于香奴的美貌,渴望能有像香奴一样的妻子。但是皇甫公子却认为孔生少见多怪,“以此为佳,君愿亦易足也”,似乎皇甫公子另有人选。之后孔生生病,胸口“肿起如桃”,皇甫公子让妹子娇娜前来为孔生医治。到此为止,娇娜都没有出现正面形象。香奴衬托了娇娜的美貌,皇甫公子的话似乎在说明娇娜有神通,不似寻常人。这一大段的衬托,令娇娜的形象变得神秘,又富有诱惑力,就像一个蒙着面纱的女子,影影绰绰,嗅其芳香,观其身姿,但又不见庐山真面目。在这里孔生和娇娜的关系并没有明确,让读者感到困惑,这个神秘女子将会引出一段什么样的故事。蚈千呼万唤始出来,娇娜的出现令孔生眼前一亮:“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短短几个字掀开了娇娜的面纱,一个明媚艳丽的女孩出现在孔生眼前,“生望见艳色,嚬呻顿忘,精神为之一爽”。甚至在娇娜为孔生割肉疗伤时,“生贪近娇姿,不惟不觉其苦,且恐速竣割事,偎傍不久”。此时,孔生对娇娜一见钟情。这种感情首先是由外貌产生,随后建立在肉欲上的爱。但是作者没有给我们描绘娇娜的情感,孔生会不会是一厢情愿?这又给读者留下疑虑。莈随后孔生陷入到相思之中,“悬想容辉,苦不自已。自是废卷痴坐,无复聊赖”。他的这种变化,自然被皇甫公子看在眼里,他提出为孔生婚配,但对象并不是娇娜,而是表妹阿松,理由是娇娜“齿太稚”,而阿松也“颇不粗陋”。孔生听到这番话心里想必是失望的,但是他并没有反对,特别是在见到阿松后,“画黛弯蛾,莲钩蹴凤,与娇娜相伯仲也”,孔生甚至“大悦”。这里孔生对娇娜似乎并没有产生矢志不渝的感情,他似乎只对娇娜美貌感兴趣,见到阿松与娇娜不相伯仲,他欣然接受了婚事。有人据此认为孔生与娇娜并没产生爱情,只是友情罢了。但是我们要看到孔生是圣裔,“为人蕴藉”,这种性格不会强人所难,不会做出什么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另外孔生家道中落,只是皇甫家的西席,或许内心并不奢望娶上“皇甫小姐”。阿松在孔生心目中也许只是娇娜的影子,如果不是这样,孔生也许会推辞婚事。在这里孔生的婚姻与爱情出现了割裂,在婚姻与爱情的抉择中,孔生选择了婚姻,我们不知道孔生是否真的内心“大悦”,或是只是自我安慰。同时娇娜也出现了,但她既没有说话,也没有什么动作,甚至还间接促进了姐姐与孔生的婚事。读者的疑惑也许会更深,孔生钟情于娇娜,娶妻也要娶与娇娜相似者,但娇娜对孔生似乎没有特别的感情,特别是孔生结婚,娇娜不久也会另嫁他人,两人的缘分恐怕就此结束。膅不久孔生谋得一官半职,阿松贤良淑德,获得了孔生全家的喜爱,不久小宦出生,这个家庭更加美满了。也许缘分未尽,孔生又遇到了皇甫公子,“问妹子,已嫁;岳母,已亡”。这问候的顺序,向读者表明了,孔生即
聊斋《娇娜》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