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面对校园欺凌学校教育应该如何应对徐卿李克强总理4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内容之一是部署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打造平安校园。会议指出,要把保障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放在公共安全的突出位置,这事关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和亿万家庭幸福。要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发现、干预和制止欺凌、暴力行为,对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校园欺凌事件,成因复杂。归结起来,在于孩子的行为在自我选择和外界约束方面出现了空白地带。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折射出来的则是校园规则和秩序的失范。校园欺凌并不是新近才有,只是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和结构调整,一些中小学校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率越来越高,暴力程度也越来越高。据教育部统计,今年5—8月,仅各地上报的校园欺凌事件就有68起。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更加无法顾及孩子的人际关系问题,学生之间打架或者被欺负更是常有的事;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留守在家的孩子既缺乏管束也无处寻求庇护,又很容易演变成欺凌者与被欺凌者反复伤害的局面,因此厌学、退学的也不在少数。事实上,面对校园欺凌,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解决方案:日本亦曾是校园欺凌的高发区。影响日本反校园欺凌机制建立的转折点,是发生在2011年的大津市中学生自杀事件。当时一名初二男生长期受到三名同年级男同学的武力和语言暴力,最后不堪折磨自杀身亡。在强大社会舆论的推动下,日本国会在2013年通过了《校园欺凌预防对策推进法》,开始了日本整顿校园欺凌现象的体系化;在美国加州有一项被称之为“酷刑折磨”的刑法与之对应,对酷刑的惩罚是判处终身监禁,对那些手段残忍的行为,是以严惩为原则的。什么是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校园欺凌主要表现:校园欺凌不一定在校园内发生,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算在内。其主要表现是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与当下教育本身的困境有关。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学校教育大都以追求成绩为目标,这几乎贯穿了小学到大学的每一个阶段。这种重“知识”轻“育人”的教育理念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学校对学生人文情怀、对生命敬畏认知的培养退居次要位置,健康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缺失成为必然。一旦出现校园欺凌,学校又出于“家丑不可外扬”等利害考虑,通常采取息事宁人的方式处理,有意无意又成了施害者的一道“保护墙”,助长了这种行为的发生。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主要问题不全在校园,而是在成人社会。成人社会中有几个关键的当事人,第一个就是其父母,一般校园欺凌都与父母有比较大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父母平时可能以比较暴力的方式对待孩子,还有就是父母在平时可能会以不平等的方式对待其他人,比如父母是有权力的官员,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05-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