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善易者不占.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蚂孔子曰:“善易者不占”!后人以为不用占卜,凡事只要有人定胜天的决心一切就大吉了。此言一出,不知道误导了多少人的人生轨迹,实为遗憾!但这不能怪孔子,因为圣人说话通常都是言简意赅。所谓一语道破天机,即来于此。如今我们会发现,圣人说几句话,我们就要用大量的白话文翻来覆去的解释,结果是越解释越糊涂。《论语》、《道德经》都是短短数千字,却蕴藏着宇宙大道。然而我们的解读不但千篇一律,而且此类书籍堆积如山,简单的东西搞得这么复杂,读者只能望洋兴叹···薈那么孔子所说“善易者不占“,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人生遇到任何困惑都不用占卜?不用适时的警示就能稳操胜券,运筹于帷幄?事实显然不是这样,因为我们目前根本不知道将来要发生什么?既然是这样,孔子为什么要提示世人不用占卜?假如你用心去体会,孔子这句话的原意并不是让所有人都不要占卜,因为这句话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善易”!只有“善易者”才可以做到“不占”,于不动声色中掌握吉凶祸福。所谓“善易”就是明白易理,懂得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能很好的驾驭自己的人生!芅中国文字大多数是象形字,象形字的关键就在于“象”,所以汉字也是最能代表事物准确信息的文字。例如“兆”字。如今我们将它用来比作最大的数字,但却很少实际运用,为什么呢?因为再大就是天文数字了,就是有限的人生掌握不了的数字了。那么古人是如何应用“兆”字的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兆”字的来历源于占卜,古人用火烧烤动物骨骼,使其绽裂出缝隙,从而显示出某种信息,以便事先做好迎接准备。而这个裂缝通过演化和完善就形成了今天的“兆”字。就是一种“象”,现象。如今我们所用的“兆头”“征兆”等词汇亦同此理。所以今天我们说“兆”,其实就是能听得到、看得到、感知得到的一种现象。比如:“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当我们发现明月如镜时就能够预测到她即将要亏损,当我们发现水倒满的时候就能够预测水即将要溢出。由此而占得一个结果,“满招损、谦受益”,于是便受用不尽!这是自然现象,是合乎情理的发展规律。凡是符合自然现象的事物,其背后必定隐藏着一个“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定数”。例如:我们发现日月盈昃的现象,就能总结出一天有十二个时辰,观察阴晴圆缺的现象,就能推算出一月有三十天,感受春夏秋冬的现象,就能分辨出一年有四季等等。这些“数”都来自于象,并且不断的进行着有规律的变化,但人力却不能左右,只能掌握和顺应其变化。我们中国人一般遇到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便会说:“我心中有数”,这个“数”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易经》里面所讲的“数”。通过这个“数”我们就能得出一个“理”,而这个“理”的特点就是符合“道”的标准。符合“道”的“理”就“有道理”。违反“道”的“理”就“没道理”。老子说:“道法自然”,所以“道”就是合乎自然,也就是说合乎自然的“道”才算是真正的有“理”。由此可见我们是一个非常讲道理的民族,因为我们了解《易经》,从而发展起来就能符合自然,最后办事才讲道理,如此一来结果自然很好。所以孔子所说:“善易者不占”,并不是完全不占卜,倘若孔子不擅长占卜,他怎么会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倘若孔子不擅长占卜,他又怎么会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孔子是最擅长于占卜的圣人。而他的占卜是符合自然大道的发展规律,洞悉天地万物的运动法则,标榜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他这是大占,是占卜中的占卜。所以“善易者不占”其实就是“不占

善易者不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漫山花海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05-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