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故事教学论文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
家园合作提升幼儿的故事编构能力
陈鹤琴先生说过,“故事是儿童的一种重要的精神食粮”。的确,幼儿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我们认为,编构故事对于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以及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一个爱编故事的幼儿往往思维敏捷,表达连贯,且富有想象力,长大后将显示出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园开展专项课题研究,着力培养幼儿的故事编构能力,利用故事扩编、故事续编、故事仿编、故事表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语言学习。
培养故事编构能力需要教师与幼儿进行充分的互动,让幼儿有大量练习的机会。然而,一个班里幼儿人数众多,教师不太可能有太多的时间与每一名幼儿进行一对一的互动,因此,家长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是一种必要的弥补方式。在家庭里,一起阅读是亲子间经常进行的活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是一对一的,他们在时间和空间上不会受到过多的限制。只要家长能掌握一定的方法,就可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鉴于此,我园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搭建桥梁让家长了解和认同我们的教育理念,并参与到活动中来,与我们共同引导幼儿进行有效阅读,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一、活动开展的基础
在活动前,我园通过组织阅读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基础,通过组织家长助教活动为家园互动合作奠定了基础。
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投放了大量图书。给小班幼儿的图书一般语句简短有趣,故事内容与幼儿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给中班幼儿的图书一般故事情节关联性强,出现了简单的复合句;给大班幼儿的图书一般故事内容与社会生活相关,情节有较复杂的逻辑关系,并出现了大量的复合句。我们将这些图书投放到每个班的图书角中,供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我们有意识地利用这些图书开展集体阅读活动,运用多媒体设备与幼儿分享图书内容,鼓励幼儿将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和想象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制作或购买玩偶、头饰等道具开展与故事相关的复述、表演活动。
在每周五下午,每个班都会各自举行“家长老师讲故事”活动,家长们可以自愿报名。每个班都有几名家长特别受欢迎,被大家称作“故事大王”,我们经常会安排时间邀请这些“故事大王”到多媒体活动室里给全园幼儿讲故事。这已成为我园亲子活动的传统项目,深受幼儿、家长的欢迎。
二、活动的实施
在活动之前,我们进行了简单的调查测试,了解各年龄段幼儿对于故事编构的经验准备和发展水平,并根据其年龄特点及兴趣来选择图画书和编构形式。我们认为,小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偏低,可以只要求他们尝试创编故事中的一句话。如,适合小班幼儿阅读的图画书《贪吃的小猪》中提到“小猪吃了红红的苹果和黄黄的奶油”,在一起阅读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请你想一想,红红的还有什么?黄黄的还有什么?”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较小班幼儿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所提高,思维也更为活跃,可以要求他们尝试创编一段故事。如,在图画书《幸好只是一个梦》中,小刺猬在偷吃了别人的苹果后梦见自己变成了毛毛虫。在一起阅读后教师可以据此引导幼儿:“你也做过梦吗?都梦到过些什么?”大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有了较大提升,有时还会对他人的意见作简单的评论,因此可以要求他们续编一个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齐全的故事。如,阅读了图画书《阿丹
幼儿园故事教学论文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家园合作提升幼儿的故事编构能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