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商朝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左传》用编年体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二百五十四年间的史事,是一部围绕“争霸”这一春秋时期的中心事件,记述以争霸强国为主,以与这些强国发生各种关系的诸侯国为辅的“世界史”。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东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周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7年楚朝:前206-前202年秦王(赢政)206年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汉朝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美人心计》讲的就是窦漪房帮助刘恒夺得皇位。汉文帝期间注重休养生息,轻徭薄赋,重农抑商,厉行节约。文帝期间,特别重用贾谊(被提为博士时才20岁,后因得罪功臣显贵而被贬长沙,遂作《吊屈原赋》))->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西汉:前202-公元8年(210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新朝公元9-23(由新帝王莽所建)和玄汉公元23-25(由汉更始帝刘玄所建) --东汉:25-220(195年)年雒(luò)阳河南洛阳(在长安以东)汉光武帝刘秀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梁朝萧统所编《文选》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反应在《古诗十九首》中,即大多写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和士人失意的苦闷哀愁。《涉江采芙蓉》就是抒写游子思妇相思离别之情的作品。三国(45年)--曹魏: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丕pī曹魏世祖文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谥文皇帝,一般称魏文帝,三国时期曹魏的开国皇帝。曹操的嫡长子,母亲是卞夫人。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年仅八岁,即能为文。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王世子。代表曹丕诗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 --蜀汉: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东吴: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晋朝:265-420(155年) --西晋:265-316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39年魏明帝去世,司马懿与曹爽受遗共同辅政,但司马懿被曹爽架空。249年发生高平陵事变,司马懿重夺政权,至此司马氏开始专政。在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长子)及司马昭逐渐巩固司马氏的势力。此期间发生三次严重的内乱和割据战争,史称淮南三叛,皆被平定,司马氏逐步掌握了执政权。司马昭胜利后称晋王,但不久去世。其子司马炎继立后于265年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东晋:317-420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南朝:420-589 (169年) --宋:420-479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齐:479-502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梁:502-557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陈:557-589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北朝:386-581 (195年)--北魏:386-557洛阳河南洛阳北魏道武帝拓跋圭--西魏:532-556长安陕西西安孝武帝元修--东魏:534-550邺城河北邺镇孝静帝元善见--北齐:550-577邺城河北邺镇文宣帝高洋--北周:557-581长安陕西西安孝闵帝宇文觉隋朝:581-618大兴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23
中国朝代更替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