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古代中国出现这种现象之时,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
A.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 分封制被严重破坏
“农作图”中的一幅,这反映出( )
A. 唐代在西北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的革新
B. 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
C. 中国的农业开始确立铁犁牛耕的模式
D. 土地的日益集中导致人民生活困苦
3. 创新求真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品德,下列体现了这一思想内涵的有( )
①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的“初税亩” ②秦始皇采取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
③唐太宗实行的科举制 ④康熙帝设立实行的“军机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4. 下列图表是根据贵池县志整理出来的“池州建制沿革”简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时期
池州行政建制沿革
春秋
属于吴国
秦朝
为鄣郡所辖
汉朝
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郡治姑熟。
唐朝
武德四年(621年)始设池州。
宋朝
改池州为池州路总管府。
元朝
改池州为九华府。
,但有些方面也有着相似之处。中国古代哪个机构的职能与古代雅典陪审法庭的职能最为相似( )
·本特利的《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铁刀和铁耙在乡村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突出表明( )
,人口数量的增加
,始自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材料反映了( )
①中国传统手工业产品仍驰名中外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商品输入对中国传统手工业冲击不大③机器工业优势地位尚未形成④清政府的政策逐渐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的关系。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
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9. 印尼雅加达博物院收藏了不少写有阿拉伯文字的中国古陶瓷,比较出名的是釉外云彩大盘两件和白地青花阿拉伯文字碗一件。中国古陶瓷上出现阿拉伯文字主要( )
,元朝曾四次实行海禁。第一次:世祖至元29年(1292)“以征爪哇,暂禁商贾海者”,至元31年驰禁;第二次:大德7年(1301)禁商下海,武宗至大元年(1308)复立市舶司;第三次:至大4年(1311)罢市舶司,仁宗延佑元年(1314)“开下番市舶之禁”;第四次:延佑7年“罢市舶司,禁贾人下番”,英宗至治2年(1322)“复置市舶司于泉州……”。这表明( )
,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与“这一集体亮相”无关的是( )
D.《辛丑条约》的签订
,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13.《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
安徽省望江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