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宁武实验小学亢冬梅【设计理念】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凸显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34页。【学情与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一)”这部分内容是小学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也为后面“分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认识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关于形状感知方面的经验,组织他们通过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来认识四种几何形体的基本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目标】、操作,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初步感知图形的特征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初步的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合作的意识,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能够辨认和区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教学难点】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等形状的包装盒;篮球、乒乓球、玻璃弹球;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学具一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位小客人,大家想认识吗?那给点掌声,咱们欢迎欢迎!小叮当:“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叮当,今天我带来了许多形状不同的物体,大家喜欢吗?”揭示课题: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小朋友们走进形状不同的图形世界,来认识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二、观察体验,:“我首先想考验一下大家,请你们把桌面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动手分之前,老师提两点要求:;。我们比比哪组同桌合作的最好。(学生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师:小朋友们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把圆圆的物体放在一起,方方的物体放在一起;还有的学生会出现圆溜溜的球放在一起,长长方方的放在一起,四四方方的放在一起,再把直直的,上下两个面是圆圆的放在一起。】【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按形状相同的标准分一分,这是对学生潜能的挖掘,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既发散了思维,又使学生对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形成了初步的表象。】课件演示: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其实啊,形状相同的物体都有着共同的名字,想不想知道?”师依次介绍各种图形的名称。(课件随即出现相应的名称):“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将物体和名字对上号呢?”师生互动:(1)师随意举起一个物体,学生说名字。(2)师说名字,学生举物体。感知特征(1)感知球的特征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好朋友,现在摸一摸球,说说这个朋友长什么样儿?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学情预设:球圆溜溜的,摸起来光光的,它的面不是平平的,都是弯弯的,可以滚动。】找一找,你还见过哪些物体是球的形状?教师随即出示并滚动篮球、乒乓球。(然后课件抽象出球的模型图)看一看,你脑子里面想的和屏幕上
亢冬梅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