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
氏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所形成的共同体。
部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所形成的共同体。
种族:以皮肤、眼晴、头发色泽等遗传特征进行区分的不同人种。如: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民族: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表现共同文化特征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
氏族→部落→民族
中华民族
五千年历史长河,漫长的民族融合进程
先秦时期:
文化的多元起源到→秦朝,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基础;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 公元196年):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
公元196年~ 公元907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
经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民族大融合
公元907年~公元1840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大发展时期;
经历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56个民族56朵花
西南地区(25)
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白族纳西族傣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基诺族普米族苗族布依族水族侗族仡佬族
西北地区(14)
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维吾尔族土族裕固族锡伯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
东南、中南地区(9)
高山族畲族黎族壮族瑶族京族仫佬族毛南族土家族
东北、内蒙地区(7)
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
中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民族语言与文字
汉语汉字:仓颉造字
藏语藏文:
蒙语蒙文:
满文:
维语维文:(阿拉伯字母体系)
朝鲜语言文字(韩语)
俄语俄文(斯拉夫)
语系
一、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
二、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
三、乌拉尔语系Uralic family
四、阿尔泰语系 Altaic family
五、阿非罗-亚细亚语系
六、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
七、达罗毗荼语系
八、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九、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
十、非洲语言谱系
十一、美洲语言谱系
十二、其它语言
巴布亚新几内亚岛语言
澳大利亚土著语言
一、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
1,汉语语族(1)汉语语支-汉语-八大方言
2,藏缅语族
(1)藏语支-藏语
(2)缅语支-缅甸语、阿昌语等
(3)彝语支-彝语、傈僳语、哈尼语、纳西语、拉祜语、白语等
(4)景颇语支-景颇语
3,壮侗语族
(1)壮傣语支-壮语、傣语、布依语、泰国语、老挝语等
(2)侗水语支-侗语、水语、么佬语、毛南语等
(3)黎语支-黎语
4,苗瑶语族(1)苗语支-苗语(2)瑶语支-瑶语。
我国民族政策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维护祖等团结;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
“民族区域自治”--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36年10月20日至22日,在西北地区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同心清真大寺,“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政权,开创了民族自治的先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194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解放的蒙古族地区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
1955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1958年 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1965年 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
截至2003年底,中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在相当于乡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共建立了1173个民族乡。
中华民族 56个民族56朵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