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是信息依赖还是娱乐依赖,我们为什么要被手机“绑架”?手机在刚出现的时候,是针对固定电话而言的“移动电话”,功能只有简单的打电话而已。可慢慢地,手机又增加了发短信、拍照片、上网等功能。就在它能为人们提供越来越多服务的同时,大家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更加严重了。最简单的表现,就像是24小时不关机,手机不离身。手机依赖,这个名词现在几乎可以用到每个使用手机的人身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手机这个科技发展的产物已完全走入人们的生活中。不管是在逛街,上课,旅游,我们始终摆脱不了手机。手机使用日益普及,功能也日趋多样化,已不仅仅局限于可以打电话和发信息了。上个微博,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上个QQ,与好朋友联络感情;视频通话,随时都能见到对方。更多的功能数不胜数。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短信服务的开通,手机不再是一种高身份的象征或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成为了一种较为普及的通讯工具,尤其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是手机的使用者。通过长时间对身边大学生的观察,我发现手机是有魅力的,因为很多学生已完全陷入手机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极不合理地使用手机,手机跟着他们可以说是忙得团团转。这些同学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手机上面,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言语粗俗;或情绪低落、抑郁寡欢,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成瘾的表现,我们姑且称之为“手机依赖症”。在大学生群体中手机已经不仅是一种通讯工具,更是重要的打发无聊时间必不可少的了。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于是手机依赖症作为一种新型心理疾病也在大学生心理中显现,尤其是内向、孤僻、不合群的人,得手机依赖综合征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他们的手机利用率极高,主要是由于学业,生活压力大,情感相对孤独和寂寞,潜意识里希望通过手机与外界保持联系,使自己不被周围世界所遗忘和冷落,以排解孤独感和证明自己的存在。还有一些人是通过频繁接电话来向别人显示自己繁忙,以此证明自己的重要性,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些学生是因为平时的学习压力太大而产生了厌学情绪或无聊感,通过手机短信和游戏来进行排遣。不过,手机使用多,也并不一定就是手机依赖。有的人使用手机确实是因为需要通过它来联系。但,在不该用手机的时候也频繁使用,就是手机依赖了。经过调查,大部分的学生会受到手机的影响,其表现在学习与生活中,手机如同遥控自我的线,一旦离开就魂不守舍。其次,手机停机或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心理和生理反应,总是会焦躁不安。手机的功能越强大,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就越严重。随着过剩经济的到来,人们的消费不再仅仅的为了满足需要去消费物品的使用价值,更是为了表达差异去消费物品的符号价值。消费模式已经成为表达社会群体差异的一种方式。手机作为一种时尚型、炫耀型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彰显个性、表达前卫、甚至吸引异性的一种工具。别人都“手机”,你不“手机”,不仅意味着你的落伍,而且长期下去,也会使你丧失周围人的认同。再加上大学生爱面子,消费心理不成熟,往往不顾实际情况,盲目从众,纷纷置机来发送短信。有的同学想方设法在名牌上,外型上,功能上寻求最出色的,最时尚的,最有个性的手机,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与虚荣。正因为如此,才更加加强了大学生的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