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杨善洲的世界当杨善洲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的时候,这位老人已化作山魂长眠于大亮山林场的绿被下,我们失去了亲耳听到他细数人生的机会,有些遗憾、有些伤感。知道他、熟悉他、记住他、学习他,无不是带着真挚的感情和崇高的敬意。杨善洲是个好人,是共产党员的楷模,有人说他这种人“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确实,杨善洲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更留给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绿色财产。他用正义、勤劳、诚信、坚强、清贫给歪风邪气筑起了围墙,他用一顶草帽、一双胶鞋、一身旧衣、一把锄头耕耘祖国的山水田园。学习他,让我感悟颇多。学习他,就要吃得了亏、受得了罪、担得起责。吃亏是一种考验。要求别人做到的,共产党员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共产党员要带头遵守;别人做不到的,共产党员要做到;别人做好的,共产党员要做优。这四句朴实的话能从杨善洲的事迹中体会到。杨善洲没有为自己的亲属谋过任何私利,甚至连政策允许范围内的照顾也不给家人享受,杨善洲做过的类似事情数不胜数。在浮躁的当今,到处充斥着追求房子、车子、票子的人生价值取向,我不得不感叹杨善洲一贯的精神世界,对照当今“富二代”、“官二代”、“官员腐败”等社会热点话题,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吃亏是对人的一种考验,吃得了亏靠的是一个人的理想信念。正如称赞清朝官员陆陇的那句诗:“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这就是杨善洲用一生的时间对理想信念的诠释。受罪是一种历练。杨善洲做官,不比吃穿、不比享受,他留给群众心中的农民印象随着官职的升迁一直保持着。杨善洲做事,不唯亲、不唯上、不唯钱,勤勤恳恳地为群众办好事。他下乡调研,帮助偏远乡镇教师家属办理农转非;自掏腰包帮助村民造蜂箱养蜂;哪怕是帮助百姓钉马掌、教年轻石工砌石这样的事情,只要是百姓需要的,他都没有一点官员“派头”,卷起袖子就上。退休以后,他放弃了去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邀请,主动承担起为大亮山植树的职责,把因乱砍滥伐变秃变荒的大亮山,变成了价值过亿的绿色“林海”。他常年住在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睡木板床;喜欢抽烟,还舍不得抽纸烟;买树苗资金不足,他经常上街捡果核。这一桩桩、一件件,杨善洲所吃的苦、所受的罪,群众记忆犹新。试问一下,谁不想坐好车、住好房、吃佳肴、穿华衣,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幸福送给群众。在本职岗位上,挑大头、担重责,走在前头、率先行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作为科学发展、小康大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广大党员干部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应自觉把每个岗位作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认真对待、全力以赴。担责是一种境界。杨善洲说过:“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远大目标是使整个中华民族富裕起来,这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入党后,我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他敢于担当的言语里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谊,充满了一个共产党员无私无悔的奉献精神。他这句话,让我们谨记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记住这句话:“学习贵在实践,责任重于泰山”。杨善洲走了,但又似乎从未离开过我们的身边,杨善洲的终身信条响彻耳边,“虽然我的职务退休,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要接着帮群众办”。是的!杨善洲,以身作则,堪称表率,会让更多的人沿着他的足迹奋斗。杨善洲,他能做到的我们不一定能做到,但是,我们可以去做,还要努
感悟杨善洲的世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