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农牧业基础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努力实现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市农牧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自学
(2010年3月2日)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市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十分困难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特大旱灾历史罕见和农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等严峻形势下,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大灾之年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牧民收入显著增加,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是农业生产在大灾之年获得较好收成。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59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290万亩,比上年增加45万亩,,比灾害程度相近的2000年增产一倍多;,甜菜总产达到42万吨,蔬菜总产达到345万吨,比上年增加64万吨。
二是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六月末全市牲畜存栏达到1769万头只,纯增16万头只,连续四年保持全区第一。全市肉、蛋、、。
三是农牧业经济和农牧民收入同步增长。,,%。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比上年增加260元,%。
四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全市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392亿元,增长27%;实现增加值103亿元,%。年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流通企业完成交易额257亿元,增长16%;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的纯收入达到2800元,比上年提高300元。
五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绿色、有机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全市继续保持无区域性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在大灾之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惠牧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积极争取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品种,认真落实肉羊良种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能繁母猪保险和奶牛保险保费补贴,协调做好农牧业保险理赔。全市共发放种植业良种推广、农机具购置、畜牧业良种、奶牛养殖、,,增长45%;,其中种植业理赔12474万元,,。承诺为农牧民办的“十件实事”全部兑现。
二是加强农牧业防灾减灾和动植物疫病防控,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面对历史罕见特大旱灾,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开展“大干60天,夺取农牧业生产全面丰收”活动,通过集中攻坚,切实加强工作督导和技术服务,大力推进科学抗旱减灾,夺取了抗旱减灾的最后胜利。大力推动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强化病虫监测预报,积极开展专业化防治和群防群治,。加大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全力防范生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全市继续保持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实现了“重大动物疫情稳定,畜产品卫生安全”的目标任务。
三是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专项推进设施农业、肉牛、肉羊等农牧业重点产业。,总面积达到56万亩,继续保持全区领先水平。六月末全市牛存栏达到187万头,;羊存栏1246万只,出栏肉羊490万只。;,。出栏肉鸡2359万只,出栏肉鸭1972万只,。完成人工种草102万亩,完成飞播种草31万亩;。加快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巴林左旗上京农畜产品深加工园区、翁牛特旗玉龙食品工业园区和元宝山区农牧业产业化园区等21个产业化加工园区初具规模。全市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710家,比上年增加63家;年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流通企业达到148家,比上年增加7家。
四是强化农牧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围绕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牧业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落实国家、自治区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18个,,,最高亩产1282公斤,再次刷新了东北——内蒙古
夯实农牧业基础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