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017/8/3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修改后的党章也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定。这是我们党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的部署,并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我们要认真研究和实现十六大的这一战略部署,以进一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本文就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谈点看法。
2017/8/3
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优势和特点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决定意义的特点。
2、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
3、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2017/8/3
4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民主政治建设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情况和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的落后,民主政治建设面临如下几个问题:
1、中华民族民主文化底蕴不深。我国历史悠久,有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文明。但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君主专制,没有民主传统,封建的人治思想长期占据人们的头脑。许多人对自由、平等、竞争等涉及民主的一些关键概念的内涵知之甚少,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把自由同自由主义等同起来,把竞争与逞强好胜联系起来,更不用说理解民主含义了。总之,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社会民主文化思想基础先天不足。
2017/8/3
5
2、民主运动实践历史短暂,发展经历曲折反复。从政治民主运动实践的角度来看,我国应从辛亥革命算起,比西方启蒙运动要晚几百年;从议会民主的实践来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比英国议会的建立要迟几个世纪。从时间上看,我国民主运动的实践历史是非常短暂的,还不到一个世纪。我国民主运动实践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几经挫折,曲折反复。辛亥革命后至解放前,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遭到了惨败。在解放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也不是一帆风顺,既取得过巨大进步,又遭受过巨大挫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空前破坏,国家政治生活陷入瘫痪,人民的政治权力受到严重践踏,以至于连续多年使人民代表大会也不能如期召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这种反复性阻碍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进程,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
2017/8/3
6
3、民主法律制度建设落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多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经制定和颁布了340多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800多件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6200多件地方性法规,在国家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总体而言,我国的立法质量还有待提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很不完善。如监督方面的法律规范有失全面、具体。现行宪法、法律对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一些规定比较笼统,而且有关条款只散见于相关的各个法律中,至今还没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维护国家权力机关依法监督的法律。另外,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如果不考虑政治因素,仅就法制建设而言我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2017/8/3
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意志力的改变而改变,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努力方向
2017/8/3
8
1、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重要基础。
2、努力发展党际民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政治保证。
3、努力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人民的民主权力得到保障。
2017/8/3
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得到实现,人民民主权力主要依靠法律来规定和保障。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权压法、以权代法、徇私枉法等藐视法律、践踏人民民主权力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发展民主必须把法制作为重要任务。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总要求,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法必严、违法必纠。
2017/8/3
10
坚持党的领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