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
本章的学习要求与内容
本章要求掌握简单凯恩斯模型即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掌握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了解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净出口乘数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本章分两节,分别介绍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国民收入的变动
1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决定
简单凯恩斯模型(收入--支出分析)有以下假定
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193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有效需求不足,生产严重过剩,只要有需求,产量就能增加,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实现充分就业前价格水平是不变的
简单凯恩斯模型主要研究产品市场的收入--支出,不考虑货币市场,因而的决定与利率无关
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总需求=总支出,总供给=总生产=总收入。因此,总供求即总收支相等,是决定的均衡条件
11/10/2017
2
一、总供给与总需求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简称 AS)与总收入(Y):价格、成本和技术水平既定,企业愿意雇用一定劳动力,生产和销售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和,即全社会为生产和销售这些物品和劳务所预期的总收入。国民收入是由各种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
总供给=生产和销售物品和劳务的总和
=各生产要素收入的总和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消费+储蓄+税收+进口
即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决定
11/10/2017
3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简称AD)与总支出(aggregate expenditure,简称AE):价格、收入和其它经济变量既定的条件下,全社会所愿意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和,即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为购买这些物品和劳务所愿意支付的总支出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即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决定
11/10/2017
4
二、消费、储蓄与投资
(一) 消费与储蓄
1. 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与影响它的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假定消费仅受Y影响:C=C(Y)
若假定消费函数为线性
c为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 简称MPC)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决定
11/10/2017
5
凯恩斯认为,收入增加会引起消费的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总是小于收入的增加,且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即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决定
11/10/2017
6
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简称APC) 指总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即
当APC=1时,表示全部收入用于消费,储蓄为零
当APC>1时,表示消费大于收入,出现负储蓄
当APC<1时,表示除了消费外,还有剩余收入用于储蓄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决定
11/10/2017
7
2. 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影响它的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假定储蓄仅受Y影响:S=S(Y)
若假定储蓄函数为线性
s为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 简称MPS)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决定
11/10/2017
8
若忽略政府和国外部门,储蓄函数可由消费函数导出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
简称 APS)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决定
11/10/2017
9
(二) 投资函数
总投资与净投资
投资流量与资本存量
假定投资仅受Y影响,且投资函数为线性
v表示边际投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invest , 简称MPI)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决定
11/10/2017
10
第十一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