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粳稻制种技术.doc两系杂交粳稻制种技术摘要两系杂交粳稻制种技术在两系杂交粳稻的推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介绍了通过合理密植、预测和调节花期、喷施九二○提高异交结实率、去杂保纯等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以为两系杂交粳稻制种提供参考。关键词两系杂交粳稻;制种;+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2)24-0054-01 中国两系杂交籼稻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两系杂交粳稻的发展却十分缓慢。粳稻种植以常规粳稻为主,两系杂交粳稻面积很小。限制两系杂交粳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两系杂交粳稻的制种产量较低,制种成本比较高。为此,就提高两系杂交粳稻制种产量和质量进行探讨,以为两系杂交粳稻制种提供依据。 1提高制种产量 。两系杂交粳稻制种通常父母本行比为2∶10,肥水条件较好的田块则扩大到2∶12[1]。具体行比应根据父母本的植株高矮、播插期长短和花粉量的多少来确定,父母本行比过小则母本土地利用率就会过低,行比太大则会影响父本授粉效果。一般播插期较长的父母本,父本栽植较早,穗大,分2期进行播种,行比可适当扩大,反之则适当缩小行比。 。杂交粳稻制种母本生育期较短,有效分蘖期也短,在田块茬口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培育壮秧,早栽秧,给分蘖、穗分化留出足够时间,促其早发,提高田间有效穗数,并给调节花期留出足够的时间。 。母本足穗,父本足粉是两系杂交粳稻制种田夺取高产的关键,合理密植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基本苗数,确保有效穗数,同时控制无效分蘖,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使后期植株生长整齐,抽穗集中,有利于授粉[2-3]。一般母本株行距为11~12 cm×13~16 cm,父母本之间为22~25 cm。如父本分2期播种,则一期和二期父本间隔栽插,栽插2穴一期父本紧跟着栽插2穴二期父本,以此类推,这样可减少一期父本对二期父本的遮光影响。 ,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由于父母本播抽天数不同,确定父母本播插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父本生育期较长,分蘖和有效穗较多,花期较长,而母本生育期较短,花期短,开花集中,这样的组合应该使父本早于母本2~3 d抽穗。如果父本生育期较短,花期短,而母本生育期长,花期较长,则应安排父本迟于母本1~2 d抽穗。如果父母本生育期都较长,花期也都相对较长,则应安排父母本同期抽穗[4]。两系不育系育性受光温控制,孕穗期温度过低会导致不育系自交结实。因此,确定母本抽穗扬花期至关重要。两系杂交粳稻制种在武汉地区一般安排在8月中下旬抽穗为宜。 。采用幼穗发育法对制种田进行花期预测,即根据幼穗发育的8个时期来预测亲本花期能否相遇。具体方法是从不育系幼穗分化始期,每隔3 d对不同类型田块剥查父母本幼穗分化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对偏早一方立即偏施氮肥进行控制,对偏迟一方则偏施磷钾肥促进。生产上由于父本穗型较母本大,故幼穗分化时间较母本长2~3 d,分化早期(2~3期)父本应比母本早一期,四期后基本持平,一般在幼穗分化四期以前调花期较为主动,若父母本幼穗分化差期超过二期,可考虑用多效唑对偏早一方亲本加以控制,用量控制在1 500 g/hm2以内,抽穗时用九二○解除控制,幼穗分化后期花期仍不遇,对偏迟一方喷施
两系杂交粳稻制种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