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称论文高校教师职称论文大学职称论文大学教师职称论文: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师职业总体压力的研究摘要:目的探索作为医师与教师双重身份的临床教师(医师)承受职业总体压力的水平、来源构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高校临床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对广州市三所高校附属医院(三甲)的临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670份,获得有效问卷614份。结果临床学院不同学历、职称层次和不同授课性质的教师在职业总压力存在统计学差异(P<)。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临床教师的学历越高,职业总体压力则越小(P<);相对于单纯理论授课的教师,承担见习课、临床带教、见习兼临床带教的教师的职业总体压力较大(P<),且以单纯参与临床带教的教师的职业总体压力最大;其余因素的职业总体压力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结论当前影响高校临床教师职业总体压力的因素主要是学历和工作层次性质,因此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关键词:高校教师;临床教师;医师;职业压力;压力1研究背景教师压力是指由教师意识到他们的工作状况对其自尊和健康构成威胁这一知觉过程而引起的消极情感体验[1]。国内在多数研究中,教师职业压力被看作是教师健康下降的主要原因,认为二者显著相关。压力常会导致教师出现紧张、焦虑、担扰、抑郁、疲惫、不安、无助等不愉快的情绪,进而引发自信心下降、对工作不满等现象[2]。国外Kyriacou等的研究表明,完美主义倾向会给教师带来较高的应激[3];Brenner等[4]用结构方程统计方法检验了教师压力相互影响模式的吻合度和恒定性,在一个学年中对一组教师进行了两次问卷施测后,发现压力因素影响了教师的一般紧张度水平,然后导致其心理和生理机能的紊乱。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既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尤其是身兼“医师”与“教师”双重身份的临床教师更是如此,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该群体压力的研究资料。当前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及特殊的教育环境下,伴随着一系列的人事分配制度、医疗改革进程的推进,他们体验到的压力无论在频率上还是在强度上,都要大大超过以往任何时候。而这些压力不仅已经威胁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给教育教学及医疗工作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临床教师的工作相关压力进行了调查分析,从而为供相关人员参考探究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了实证依据。、二、三附属医院三所广州医学院临床学院(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对研究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研究。在三所医院约1200名医师中按比例整群抽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和急诊科等有教学任务的全体教师(医师),共发放问卷670份,收回有效问卷614份。其中有效调查例数第一附属医院为214例(总例数230),第二附属医院为206例(总例数230),第三附属医院为194例(总例数210)。研究调查时间为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结合我国国情,参照清华大学李虹教授编制的《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5]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社会现实及临床教师实际,制定的自制《高校临床教师工作压力量表》[6],采用Likert4级计分制,分别给“严重”、“中度”、“轻度”及“无
高校职称论文高校教师职称论文大学职称论文大学教师职称论文: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师职业总体压力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