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局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xx海洋地质调查局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
根据中央部署和xx委的要求,xx海洋地质调查局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局党委在认真学习讨论、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刻分析查找主要问题与原因,研究提出了保障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一、深
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与体会
局党委深入学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xx同志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和有关科学发展观重要文献,认真贯彻党中央和xx委的部署,组织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如何更好体现科学发展”学习大讨论。党委成员积极参加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所在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在局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深入分析检查,普遍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主要认识和体会是:
(一)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海洋地质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归根结底是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海洋地质工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新审视海洋地质工作的发展思路。充分认识海洋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和维护国家海洋主权权益作用,加强基础海洋地质和战略性矿产地质工作,加快海洋地质科技创新,以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带动引领海洋地质工作,繁荣海洋地质事业。
(二)科学发展对海洋地质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海洋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和资源宝库,查明、开发丰富的海洋资源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加强海洋地质工作提供了重要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发挥广大海洋地质工作者的积极性。必须加强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发挥海洋地质工作对沿海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基础支撑作用。必须加强以能源为主的海洋矿产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提高海洋资源保障能力。必须加强对沿海经济发达区的海洋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保护海洋地质环境。必须积极参与国际海底资源勘查和大洋、极地科学考察,维护我国在国际海底区的海洋权益。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海洋地质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海洋地质工作,必须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要求,坚持统筹海洋地质调查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矿产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勘查、国内地质事业与地质领域对外开放。在海洋地质工作改革发展过程中,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资源保障能力、环境保障能力、基础支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实现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国土资源部党组的关心指导下,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的直接领导下,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思路清晰,改革稳步推进,队伍建精建强,海洋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获得一批重要成果,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供可供利用矿产资源、保护海洋环境、推动地球科学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我局首次成功钻获水合物实物样品,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历史性突破;2008年我局在北黄海石油勘探第一口井钻探实现了钻探首钻见油的目标。这是我局广大科技人员克服困难,长期奋战的结果,践行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温总理的希望“创造出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
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的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与上级的要求和职工的意愿存在一定差距。局党委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问题:
(一)海洋地质调查能力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近年来,中央加大投入,海洋地质调查装备有了很大改善,但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相比仍不相适应。一是现有的调查船船龄都超过30年,船体、设备、机械老化,故障多,维持正常海上生产的维修费用高,难以承担更繁重的调查工作任务。二是船舶基础设施、基础支撑能力薄弱,不能满足新装备的作业要求,新技术、新方法技术装备的引进受到制约。三是海洋地质调查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还不高,不能适应当代海洋地质、海洋矿产资源的探测、观测要求。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主要的海洋仪器必须依赖进口,在一些领域特别是深水资源勘探和环境观测方面,技术装备比较落后。
(二)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不够强。近年来,我局海洋高科技研发技术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进步显著,承担了多项“863”、“973”等国家重大科技研发、基础研究、公益性科研等项目。但与国际、国内
[1] [2
海洋地质局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