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犬传染性肝炎.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犬传染性肝炎犬传染性肝炎(infectiouscaninehepatitis,ICH)是由犬腺病毒(Canineadenovirus,CAV)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血液循环障碍、肝小叶中心坏死以及肝实质细胞和内皮细胞出现核内包涵体,为全身性感染,尤其是肝脏病理变化显著,故名犬传染性肝炎。本病最早于1947年由Rubarth发现,所以也叫Rubarth病。1954年由Cabasso等首次从患犬体内成功分离到该病毒。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发病率达40%~70%,死亡率10%~40%,是养犬业和养狐业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我国于1983年发现此病,1984年分离到犬传染性肝炎病毒(A8301),1989年从患脑炎的狐狸中分离到了犬腺病毒I型,也即狐狸脑炎病毒。【病原】犬传染性肝炎的病原为犬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Adenoviridae)哺乳动物腺病毒属(Mastadenovirus)的成员。核酸为双股DNA。病毒粒子直径为70~80nm,无囊膜,呈二十面体对称。DNA包裹于蛋白衣壳内,衣壳由252个壳粒组成,其中240个是六邻粒,另外12个是五邻粒,位于病毒二十面体的12个顶上,五邻粒由基部和从基部向外伸出的纤丝构成,纤丝顶端为直径4nm的球形物,后者是病毒血凝素存在的部位。犬腺病毒可分为I型和Ⅱ型,犬腺病毒I型引起犬传染性肝炎和狐狸脑炎,还可引起呼吸道病、眼病、慢性肝炎和间质性肾炎;犬腺病毒Ⅱ型只引起呼吸器管疾病,包括喉气管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性肺炎,如代表株TorontoA26/61株。两者在补体结合、血细胞凝集、中和抗原以及致病性方面都不同,但两者具有70%的基因同源性(Spibeky等,1979),在免疫上能交叉保护。犬腺病毒I型在4℃、~,~、豚鼠红细胞和鸡红细胞,这种血凝作用能被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利用这种特性可进行血凝抑制实验。犬腺病毒II型仅能凝集人O型红细胞。本病毒易在犬肾细胞和睾丸细胞内增殖,也可在猪、豚鼠和水貂等的肺和肾细胞中不同程度增殖,并出现CPE,主要特征是细胞肿胀变圆,聚集成葡萄串样,也可产生直径l~3um蚀斑。感染细胞内常有核内包涵体,核内病毒粒子呈晶格状排列。已感染犬瘟热病毒的细胞,仍可感染和增殖本病毒。本病毒的抵抗力强大,对乙醚和氯仿有耐受性,在室温下能抵抗75%酒精达24h,苯酚、碘酊及烧碱是常用的有效消毒剂。%石炭酸中可存活数天,%甲醛液中经24h可被灭活。在污染物上能存活10~14d,在冰箱中保存9个月仍有传染性。在室温下能活存2~3个月,低温条件下50%甘油中可保存数年,冻干可长期保存。37℃可存活2~9d,60℃3~5min灭活。【流行病学】犬I型腺病毒除能感染狐和犬外,还能感染狼、貉、山犬、黑熊、负鼠和臭鼬。Shortidge等人通过血清学调查认为,马、兔、松鼠、刺猬和黑猩猩也是犬腺病毒的敏感动物。本病毒能实验感染豚鼠,也能使大熊猫发生感染。人群中抗体阳性率很高(35%),兽医人员更高(49%),而且也能检出补反抗原,但不表现任何临诊症状,由此可知人也隐眭感染本病毒。病犬和带毒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犬在发病初期,血液含毒较多,随后病毒见于所有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严重污染环境。康复犬

犬传染性肝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