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清明节喝白酒篇一:关于清明节的作文:清明时节陕北子推馍关于清明节的作文:清明时节陕北子推馍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寒食节不准动烟火,只能吃冷食凉菜,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介子推。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他追随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流亡国外。文公回国后,重赏随从。介子推却未得赏赐,与母隐居绵山(即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的介山)。后来,文公要给他封官赐爵,他却坚辞不受。文公无奈,只得放火烧山,本想逼他出来,没想到竟把介子推母子烧死在山中。后因寒食和清明相连,逐渐合为一个节日,但节前蒸“子推馍”的习俗,在陕北的榆林和延安两地一直流传至今。“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父母用杜梨树枝或细麻线将各种小面花串起来,吊在窑洞顶上或挂到窗框旁边,让孩子们慢慢享用。风干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节。做面花是陕北妇女的拿手好戏。她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能将发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种形状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锥子、镊子等日用品,辅料则是红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蒸出来的面花栩栩如生,尤如艺术珍品,令人爱不释手,舍不得马上吃掉。“子推馍”和面花除了自己食用,还用来馈赠亲友。母亲要给当年出嫁的女儿送,称为送寒食。农村孩子给自己老师送,让离开家门独自在偏僻的山乡小村教书育人的园丁分享节日的美食。篇二:清明我说清明我说我对清明的印象,停留在清明到来的前几天,家人就开始絮叨的上坟、烧纸(鄂尔多斯方言说点纸,我不喜欢这个词,点,有点儿放火的意思,所以我坚持用我的陕北方言说成烧纸);摆在大街边儿上满岸的纸火摊儿:元宝,冥钞,香,裱,鞭炮,房舍,汽车,童男女。摊主的三轮车、面的车混杂,还有买纸火的人们开的各色好车、赖车。纸火汽车一般没什么赖车,都是奥迪、宝马的牌子,这点阴间和阳世有所不同。我们家给先人烧纸的程序是这样:到烧纸的前一天或第二天,到纸火摊儿上买,总共花了多少钱,烧完纸以后几家平摊。姊妹弟兄平时买个甚,头绪不大的也就不算了,可是惟独在买纸火这件事上算的很清,我以一个晚辈的心思琢磨,大概是觉得这也是表达孝心或思念的一种渠道吧,既然是孝心或思念,一般都得亲自来,没听说过一个人想另一个人了,或者想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了,对别人说:你替我想吧,你替我孝敬吧。老一辈人坚信活人给死人烧的纸火死人都能收到。我不信。金银元宝先不说,单是一摞一摞的冥钞,面值都是十亿、一百亿,不要年年烧,烧上一年,地下的先人们都要发的拢不住了。冥钞上印的都是冥国银行的字样,上面画的头戴冲天冠的那个人不知是哪位阎王。听老辈人说,十殿阎王里头五阎王最厉害。当然,他们说这话时不是心平气和说的,往往是在骂某个人脾气暴躁时说:看那个,就和五阎王来了一样。我对五阎王的典故不熟悉,所以不知道五阎王厉害成个甚。据大人的话推断,估计冥钞上印的不是五阎王,他那么厉害,脾气又不好,估计面相不善。和气生财,面相不善的人大概不会被印在代表着财富的钞票上,怕凶神恶煞的样子挡了财路。话说回来,面值那么大的冥钞一烧就是几摞十几摞,地下的人们咋花了?房不用买房,因为烧给他们的纸火房子都是超大的别墅,大得怕人,我猜和比尔•盖茨的豪宅也不相上下,而且这样的房都是一年烧一次、甚至几次,你说阎王爷就不怕房产过剩、出现泡沫?不知道,也许人家阎王自有高招吧。也不用雇钟点工或者家政服务人员打扫,孝子贤孙们烧别墅的时候早就连佣人一块儿烧了,终身制的。也不用买车、冰箱、洗衣机、电视、DVD、电脑、手机、电话、互联网、整体厨柜、浴房、床等等,总之,日常家居一应俱全,能想到的全有了,估计电脑全都普及了,所以也就没有烧网吧的必要了。院子里还栽两颗摇钱树,窗台还摆一个聚宝盆,你说要钱还有甚用了?数钱玩儿?钱太多,我估计先人们数来数去就会麻烦,快球不数了,反正也花不完,上面还隔三差五的往下烧,这些败家子儿们,就不省得节省点儿?先人的埋怨也有道理,冥钞也是花钱买来的呀,况且近几年纸火店的人们良心有点儿坏了,有的冥钞就印一面,有的麻纸是再生纸,跪在坟头上半天也烧不过去,烧不过去人们就要翻动,好让它快点烧完。我估计要是冥国银行也有自动柜员机的话,每当到了烧纸的时节,地下的先人们肯定也嫌去银行大厅叫号排队麻烦,干脆就去柜员机上转账吧。可上面的纸一时半会儿烧不完,冥国银行的柜员机上肯定是款额不足。当然,地下情况究竟怎样,我也不清楚,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我要清楚也得几十年以后吧。问题是我清楚了我也没法儿向大家汇报了,你们要真能在那时还听到我的汇报,那就太恐怖了。咱还是说地上吧,
陕北清明节喝白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