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
/
1
/
2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诗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好剑术。其诗多惊世之语,想象奇特,风格雄奇豪放,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后贡的人便把李白称为“诗仙”。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鬼:唐代多才而短命的诗人李贺的诗大都构思奇特,意境怪诞,迷离恍惚,变幻莫测。宋魏庆之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故其有“诗鬼”之称。
介绍创作情况
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
把蜀地当作自己的故乡,所以他有不少诗篇反映出对蜀中生活的怀念之情。
这一次从三峡出蜀,面对江汉平原,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
/
6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远景
俯视
仰视
渡荆门
送别
近景
叙事
抒情
写景
拟人
对偶
首联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野:平原。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诗歌从乘舟远游写起,第一、二句点题:诗人远离四川,乘船沿江游览楚地。
(叙送别缘起)
/
8
颔联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平野:平原。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绘山势,流水,原野)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们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
9
颈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写水中映月画, 天边云霞图)
颈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
10
渡荆门送别 - 渡荆门送别-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