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对变电站在低压侧接地运行方式分析的基础之上,文章对10kV小电阻接地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阐述了小电阻接地方式的优点及合理性,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变电站;小电阻;接地系统;优点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大城市新发展的10kV配电网主要采用地下电缆,使对地电容电流大大增加。如果采用消弧线圈接地,则需要较大的补偿容量,而且要配置多台。10kV配电网线路在运行中操作较多,消弧线圈的分接头及时调整有困难,容易出现谐振过电压现象。因此我国许多大城市10kV配电网采用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10kV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方式在我国投入运行时间不长,本文就小电阻接地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此种接地方式的选择是合理的,下面就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并给予评价。 一般对于郊区变电站10kV侧带出线的变电站采用的是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对于核心城区变电站采用的是小电阻的接地方式,小电阻接地方式在某些方面弥补了消弧线圈运行方式带来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电网的发展,城市居民的增多,10kV出线中电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方式的缺点日渐暴露,主要原因为: (1)消弧线圈各分接头的标称电流和实际电流误差较大,有些甚至可达15%,运行中就发生过由于实际电流值与铭牌数据差别而导致谐振的现象。 (2)计算电容电流和实际电容电流误差较大,对于电缆和架空线混合的出线,单位长度的电容电流也不尽相同,消弧线圈补偿的正确性难以保证。 (3)出线电缆的单相接地故障多为永久性故障。由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永久性故障后,在接地故障点的检出过程中,这对城市中人口密集的现状而言,事故的后果会非常严重。 (4)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仅能降低弧光接地过电压发生的概率,并不能降低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幅值,将使系统设备长时间承受过电压作用,对设备绝缘造成威胁。综合以上分析,就要考虑小电阻的接地方式。 近些年随着配电网的高速发展,电缆线路的比重越来越大,使线路电容电流的数值大幅度增加。据最近对部分变电站电容电流的测量,某些变电站(全站总的接地电容电流已达420A,而且有些变电站接地电容电流的计算值和实测值相差较大,在市中心、经彻底改造的繁华市区以及新建大型工业区和住宅区,以电缆线路为主的配电网,主要考虑性点经电阻接地的运行方式。在城市近郊工业区,目前仍以消弧线圈接地为主的运行方式,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瞬时性故障后保护动作跳闸,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正式中心区接地点的人员安全,将事故影响减小到最小,截止目前,北京核心城区变电站10kV低压侧多采用的是低电阻接地运行方式。 对于城市核心区中心变电站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具有如下优点:虽然不如消弧线圈那种方式下,事故时可以坚持运行1~2个小时,但是它可以立即切除故障,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核心城区的居民安全,减少了事故影响,它的优越性还体现在: (1)经低电阻接地这种接地方式可以降低弧光接地过电压倍数,破坏谐振过电压的发生条件。 (2)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以准确迅速地判断出
小电阻接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