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贷款风险及其管理
第二节贷款风险分类概述
第三节贷款风险分类的程序与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八章贷款风险管理与分类
第四节贷款质量与分类制度评价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系
第一节贷款风险及其管理
一、贷款风险含义和种类
(一)贷款风险的含义
银行在信贷活动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准确预料因素的影响而造成贷款损失的可能性称为贷款风险。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系
(二)贷款风险的种类
按贷款风险本身的性质划分:静态贷款风险和动态贷款风险
按贷款风险的来源划分:借款人风险、银行内部风险和经营环境风险。
按风险度的大小划分:高度贷款风险、中度贷款风险和低度贷款风险。
按贷款风险的原因划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投资风险、国家风险、竞争风险、经营风险。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系
二、贷款风险管理策略
贷款风险管理是指银行用系统和规范的方法对信贷管理活动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处理,预防、回避、分散或转移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获取最大的贷款收益的信贷调控行为。
风险管理一般由三个阶段组成:风险识别,风险估价、风险处理。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系
(一)贷款风险的识别和估价
贷款风险识别和估价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识别是对风险类别和成因的认识和判断;,并以权数为基础计算贷款风险度。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系
(二)贷款风险的处理
进行贷款风险的处理是对不同类型、不同概率和规模的贷款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方法,使贷款风险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的过程。贷款风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贷款风险的回避、分散、转移、补偿等几个方面。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系
一、贷款分类的含义和标准
贷款分类是指银行的信贷分析和管理人员,或监管当局的检查人员,综合能获得的全都信息并运用最佳判断,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对贷款质量作出评价并通过评价把结果划分为若干类别。因此贷款分类既包括分类的过程,也包括分类的结果。
第二节贷款风险分类概述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系
我国传统的贷款分类是以借款合同的到期日为标准,未到期的贷款一律划为正常贷款,到期后以过期的时间长短分别划分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这三类贷款合称为不良贷款。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系
传统的贷款分类方法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第一,不能动态地反映贷款资产的质量
第二,难以真实地反映贷款资产的质量
此外,相关的会计准则规定,逾期两年的贷款才能挂账停息,从而导致银行的收益高估;对呆账准备金的规定,又使得银行的经营成本低估,其后果是银行不得不为虚增利润而付出超额纳税和超额分红的代价。同时,坏账难以及时冲销、贷款损失难以及时弥补,从而削弱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系
自1998年起,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质量按国际金融同业标准分类评级,即将银行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等级,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
从2002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执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制度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系
第八章 贷款的风险管理与分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