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灶膛-短篇散文精选我的童年是与灶膛联系在一起的。那个时候,父亲常年在单位,哥哥、姐姐与我的年龄相差很大,一般都是在外干农活,妹妹又比较贪玩,没到吃饭的点是看不到她的人影的。于是,母亲做饭,烧火是非我莫属的了。每次放学回家,也正值母亲做饭的时间,我端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先用细细的软草把火点起来,然后在灶膛的柴火堆里拿几根小木棍放在膝盖上,用膝盖抵住,双手用劲,把它们掰成两半,一点一点地放进灶膛里,听见“噼里啪啦”的响声,看着燃烧的大火,嗅着柴草和泥土混合的味道,我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有时我感觉火烧得不过瘾,就用小铁板挡住灶膛口,用扇子在灶膛口下面拼命地扇,直到锅膛下面的草灰扬起来,迷住了眼睛才肯罢休。时间长了,若累的话,我还可以靠在小凳后的温暖的墙上休息一会或者拿本小人书看看,要多惬意有多惬意。烧火的好处还在于有吃的可捞。冬天弄几个红薯、芋头、荸荠放在灶膛下面的刚烧过的草木灰里,一段时间过后,掏出来,微焦的呈灰色的红薯、芋头、荸荠散发出扑鼻的香味,剥去表皮,热气升腾,香味四溢,现在想起来还想流口水。那时的小妹要是想吃,还要看我的心情好不好。不过,小妹在我的面前倒是基本上挺乖巧,哥长哥短地叫着。除此之个,母亲炒菜的肉油渣是我的专利,而且母亲菜炒好的时候{来源:省心范文网},总会让尝尝咸淡,我也借此充当一把“评委”。不过有时候,烧火也会遇到麻烦。如果母亲需要文火做菜,必须要细草小火,一点一点地烧,这个最折腾人,我要时刻保持注意力,不可走神,有时因为走神,火熄了,我就得拼命地用嘴朝灶膛里吹,有时火一下子吹出了灶膛,喷到我的脸上,熏得我直淌眼泪。灶膛生活有苦有甜,但是却从未让我感觉到儿时家庭的贫困、生活的艰难,它给我更多的是难以忘怀的快乐与幸福,如今想起,我的脸上还会荡起幸福的微笑。
儿时的灶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