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烦恼:迷失-小小说人在不同时期都可能会出现迷失。不管你是三岁的孩童还是九十岁高龄的老翁,也不管你正值风华正茂,还是到了成熟的中年,迷失都会像影子一样无时不伴随着你。我就偶有这种迷失感觉。看似好好的,突然间会找不着北:我现在在哪?我为什么要在这?我要去哪?为什么要去那儿?那儿是我的终极目标吗?我究竟要为之奋斗多久才能到达?哦哦哦哦,思绪很乱,像一团麻。于是,迷失了;有时会莫名其妙的问自己:我是谁?谁是我?我为什么是我?我为什么不是谁?一连串的弱智的问题立马会把我变成真正的弱智,脑子里仿佛装的不是脑液,而是浆糊。哦哦哦哦,于是,又迷失了...... 我曾经真真切切的经历过一次真正的迷失。那年我只有七岁半。那是一个懵懂的年龄,好奇与无知统治着我的全部,年少轻狂不知烦恼为何物。虽也曾通过早期的启蒙教育知道了地球是圆的,但却不知道它为什么是圆的;也知道大人有时候会哭泣,但不知道为什么会哭泣。每当看到大人在哭鼻子摸眼泪,一付肝肠寸断的样子时,总是很奇怪:大人也会不高兴?难道也是因为吃不到棒棒糖?那时,我总想情不自禁的从怀里掏出一颗,递给他,并说“乖,别哭,我有!”而当有一天,真正的烦恼降临时到我的身上时,我才感到是那么的残酷,那么的让我无法招架...... 那是一段发生在姥姥家的故事。姥姥家离城里有三十公里的路程,是个纯粹的山区,在那个时候,中国的经济刚刚复苏,连城里都不富裕,农村更是穷得一踏糊涂。我和妈妈坐在一辆破的公交车上,在一条破的公路上颠簸了两个小时才到地方。一下车,我还没来得及修整,就被两个黑铁蛋似的表哥揪住不放,一个说要带我去捉山鸡,一个说要带我去摸鱼。这两个活动都对我具有诱惑性,但综合分析,考虑到捉鱼要下水,我不会水,我总不能坐在岸上帮他们看着衣服眼睁睁地瞅着他们在水里疯吧。所以,我决定选择捉山鸡,一来我喜欢登高,在家里就经常在床上放两个凳子,然后爬上去和哥哥比高,为此没少挨爸妈地训。另一方面嘛,是大山对我来说的确很神秘,留给我暇想的东西更多。于是,我拍板定案,决定登山。我们先经过了妈妈,舅舅,舅妈和姥姥的轮番训话。在千叮咛万嘱咐之后,我们带上了必要的设备,三个人像军人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震天响的口号,向大山进发。此山名曰虎头山,因神态酷似老虎而得名,远远望去,果真如一尊巨型老虎酣卧在那里,甚是威风。另外此山还有一个名字:老子山!呵呵!响亮吧。相传当年老子游历山川时曾路过这里,不但在这里歇过脚,而且在一青石板上睡了一夜,老子山便因此而得名。后来在我长大以后,还经常来到这座山,目的是想找到老子曾经睡过的那块青石板,然后想抚摸一下,看看是否还留有老子的体温,但我每次都是失望而归,因为我始终没能找到传说中的那块长六尺,方三尺的大石头。傻吧,呵呵哈嘿! 长话短说,我们一憋气来到山下,热闹顿时便向我们袭卷而来:蝉声,哇声,鸟鸣声在扯着嗓子撒着欢的比响;野兔,山鸡,蚱蜢在玩着命的比快;各种野花竟相开放,在卯着劲的比美。偶尔还会碰到一两只贼眉鼠眼的狐狸,远远地望着你,然后倏的就不见了。我兴奋得不知道要看什么才好,俩表哥则一个劲的向我吼:“跟上,跟上,不然你会走失的!”我没有空去理他们,就只当他们俩是树林里动物中的一个,是在和它们比谁更响罢了。我们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密林深处。突然,大表哥用手指放在嘴边,向我发出保持安静的指令:“嘘......”我看到两个表哥都猫着腰走路,据我推理,可能是目标出现。于是我也跟着猫着腰向前走。大表哥在一石头后停下,并卧倒,我们俩也跟着在旁边卧倒。大表哥又向我嘘了一声,示意我别喘气,于是我就憋着气,脸都涨得通红。这时,大表哥从怀里取出武器---弹弓,装上弹药---石子,闭上左眼,向前方瞄准。我顺着他瞄准的方向,看到不远出果然有一只山鸡,昂首挺胸,站在一半截树桩上,雄赳赳,气昂昂,它全然不知已被我军所包围。这时,表哥突然“嗖”的一声用力将子弹射了出去,只听“扑通”一声,那只山鸡还没明白怎么会事就从树桩上栽了下来。我和二表哥欢呼着从战壕里冲出来,抢着去拾战利品。大表哥却俨然一个有经验的将军,冷静的在那里将他的武器---弹弓,仔细的包好,然后放回他的腰间。战斗这么快就结束了,真的有点出忽我的意料。望着大表哥在用袋子包装那只山鸡,我问了一句::“我们下一步去哪?”“回家啊!”大表哥头也不抬继续包扎他的袋子。“哥,我能到山顶上去玩玩吗?”我向大表哥问道。“不行!”大表哥的话斩钉截铁:“这座山很大,林子又密,很容易迷失的。”大表哥停下包装,抬起头看了看我说:“前几天就在这山里走失了一个孩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再说现在天快黑了,里面会有怪兽的。”大表哥用两只手放在头顶,做了个怪兽的样子,说道:“我们要赶快回去,不然回家会挨骂的。”我望着山下一片片像豆腐快似的梯田,再望了望上方那威猛的山头,不知怎么竟产生了一种要征服它的
成长的烦恼:迷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