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动物庄园》中的反乌托邦思想.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动物庄园》中的反乌托邦思想-建筑论文浅析《动物庄园》中的反乌托邦思想 白雪(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锦州121000)【摘要】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动物庄园》是一部将政治创作与艺术创作融为一体的寓言体作品。作者诙谐幽默的文字风格,将虚拟场景进行客观描述,折射出对理想主义的强烈讽刺意味。本文结合反乌托邦文学的发展,深入探讨《动物庄园》中所涵盖的反乌托邦思想关键词 动物庄园;理想主义;反乌托邦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eOrwell,1903—1950),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EricArthurBlair),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作家之一。其作品不仅渗透了对人性问题的研究,同时又对真实的政治与社会生活进行写实。他用文学来反映最真实的世界,对人类社会的丑恶现象进行了强有力的抨击。评论家雷利曾将他誉为“人类责任和道德选择之伟大传统的主要捍卫者”(Caleer,1987:87)。至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奥威尔政治小说的讨论依然不绝于耳,最为突出的是对使他跻身20世纪世界经典作家之列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eenEighty-four)的研究。但是,同样作为奥威尔代表作的《动物庄园》(AnimalFarm),对其反乌托邦思想的研究并不常见。1 从天堂到地狱—— 天堂的完美描述——传统乌托邦文学众所周知,“乌托邦”(Utopia),拉丁文音译,本意为“乌有之乡”,最早出自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传世巨著《乌托邦》。作者具体描述了在16世纪关于乌托邦新岛至美的一切。在这个等,信仰自由。托马斯·莫尔史无前例的创作使得西方文学史中产生了一种新的独特文类——乌托邦文学。《乌托邦》作为该类文类的奠基之作(genre-settingnovel),奠定了现代乌托邦小说的范式(patterns),在西方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乌托邦文学发展至今,早已成为西方文学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对现实的不满,人们从未停止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而乌托邦文学第一次给予了这种憧憬具体的轮廓,并且引起了世世代代无尽的追求。《圣经》中的伊甸园,《消失的地平线》(詹姆斯·希尔顿)中的”香格里拉”,《失乐园》(约翰·弥尔顿)中过去的天堂,这些文学作品勾勒的美好世界早已成为人类逃避世俗灾难的精神天堂。 地狱的真实写照——绽放的反乌托邦文学20世纪,一个人类信仰陷入全面危机的时代。“西方在三十年里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开端。在那个世界里,独裁统治已经而且正在破坏自由和全人类。本尼托·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和阿道夫·希特勒的纳粹主义是众所周知的,而斯大林在苏联的独裁则刚刚被发现。”(Magill,1989:583)。两次世界大战更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惨绝人寰的灾难。与乌托邦文学描述的至美世界完全相反,人类生存的世界充斥着血雨腥风,天真的空想主义带来的理想社会根本不曾存在过。依托着这样的社会背景,反面乌托邦文学应运而生。一反传统的乌托邦文学,反乌托邦文学呈现出一种迥异于传统的面貌。它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与传统乌托邦文学相反,作品充斥着对极权主义、个性压抑、人类面临灭顶之灾的书写。反乌托邦小说既与历史悠久的乌托邦文学血脉相连,又因与20世纪聚讼纷纭的历史文化语境相契合,从而凝

浅析《动物庄园》中的反乌托邦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行舟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