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散文随笔:没有野兽的山.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散文随笔:没有野兽的山我居住的这座城市,叫“南平”,是福建北部的一座山城。南平的森林资源曾经十分丰富,“八山一水一分田”,有300多万亩山林,几乎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0%。郭沫若赋诗赞扬南平“山围八面绿,水绕二江青”,不少报刊将南平誉为“绿色金库”,但这已经是“过去式”了。改革开放以来,在“要致富,先砍树”共识的驱动下,南平人千刀万斧把树砍光了,森林多样性消失殆尽,却没有真正富裕起来。几年前,连续下了十几天的中雨,就让南平诸多山体滑落,一片片土红地赤*裸着,看上去就像往浓发少女头上,强行推去一绺绺头发,露出白光光的头皮,简直惨不忍睹。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我还是少年时,跟伙伴到南平大山里砍柴。在山路边的草丛里,我们经常闻到浓重的骚味,这种气味强烈却又不刺鼻。大人说,那是黄鼠狼留下的尿液骚味。在山坡的灌木丛里,常常看见一个个不大的土洞。大人说,那是穿山甲临时打得洞。终于有一天,在一片稀疏的松林里,我看见一只披着棕色鳞甲的穿山甲,用前爪急速掘土,后爪往外飞快摊土,转眼就钻进土里,是不是穴居在里面,我不知道。但到现在,这些动物一只也看不见了。作为一个徒步爱好者,21世纪的头十年,我走过南平森林的很多山路,可就没闻到黄鼠狼留下的那种独特骚味,再也没有看见过穿山甲刨挖的圆圆小黑洞。我不知道黄鼠狼和穿山甲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反正现在它们踪迹全无。难道在我漫游的大山里,在成片林相整齐的再生林里,真的有当地老人所说的山精?据称这种精怪专以深山里的野生动物为食,而且食量大的吓人,就像海洋里游弋的座头鲸,能成吨成吨地吞食鱼虾。但最大的可能就是增加的人口,把黄鼠狼的皮剥了当衣服穿,把穿山甲当野味给吃了。在如今南平满是单一和速生的经济林的山上,毛冠麂和猕猴也看不见了。过去,常常能在山里看到性情羞怯的毛冠麂,常常能在山里的大树上看到上窜下跳的猕猴。它们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可能有很多科学的理由吧。但我想,见不到它们的最简单理由还是因为人。毛冠麂,本地人叫青麂。三十多年前,在山里的竹林灌木中,我还能远远看见身高半米多的青麂,成双成对出行,雌雄相依相偎,为此,本地农民还把它们叫做“鸳鸯麂”。但不幸的是,青麂的肉味十分鲜美,是极名贵的山珍野味。长期以来,当地猎人就不遗余力地拼命捕杀,终于用几十年的时间把它们消灭光了。猕猴的遭遇也同样悲惨。由于森林的过度开发,生境被破坏,猕猴赖以生存的大树被砍倒了;而猕猴偏偏是人类的远亲,成为疫苗生产、药物检定等医学科技研究的“解剖活体”,因此需求量很大;加上那些“喜啖其肉其脑”者,对猕猴的食欲剧增,使猕猴升格为餐桌食品。经过一阵乱捕滥杀,猕猴消失了。南平唯一的自然保护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多年未见猕猴的踪影。如果它们的种群跨出了专门为它留置的树林,它们还能上哪儿找到攀缘的大树? 南平山里过去有很多的豺。因为体型前矮后高,细瘦如柴,当地人也叫它柴狗。我父亲年轻时下乡,经常会在山道上与成群结队的豺邂逅。父亲是北方人,最初还以为遇到了野狗,后来才知道,这些尾巴上长满浓密长毛的家伙,原来就是被古人列为“四凶”(豺、狼、虎、豹)之首的豺。豺是一种神秘莫测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动物,南平山民传说中那种“有翅能飞,会吃老虎”的神狗,就是指豺。但豺不吃老虎,老虎也不伤豺。相反,豺与虎喜欢相伴而行,因为老虎需要依靠豺灵敏的感觉,来告知远方的细微动静。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一年冬

散文随笔:没有野兽的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eizifan339913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9-06-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