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宝泉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8更新时间:2011-4-16 摘要:“搏克”内涵非常丰富,涵盖蒙古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思想等方方面面,它不但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也是聪明和智慧的结晶。但因受到区域和民族的限制却没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博克”的发展与面临的困境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使该传统的少数民族运动发扬光大。关键词:蒙古族;“博克”;困境;对策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1-00-02 蒙古族,被誉为“草原骄子”、“马背上的民族”。强悍、武勇、善斗是该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蒙古族先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尤其是集力量、智慧和技巧于一身的蒙古族摔跤运动——“搏克”,更是集中地体现了蒙古民族崇尚武勇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心理品质,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因而在蒙古族社会中得到广泛、持续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搏克”可谓是世界上独树一帜、同时又有现代意识的东方体育文化奇葩[1]。一、博克的起源发展分析体育史学的研究表明,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主要起源于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军事战争、宗教祭祀活动、娱乐健身等几种途径。各民族的摔跤活动基本上都服从于本民族、本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地域特点。蒙古族传统摔跤活动的形成也不例外。因此,要想全面了解“搏克”的起源,就必须结合蒙古族先民生产、生活的历史状况,进行综合的考证[2]。(一)源自蒙古族先民的游牧生活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而灿烂文化的民族,其传统文化是典型的游牧文化,蒙古民族的“三项技艺”——摔跤、射箭和赛马,也正是游牧文化的集中表现。由于蒙古族典型的游牧生活,其生产劳动自然是以畜牧业为主,“搏克”运动也为游牧生活的人们提供了相互交往的绝好机会[3]。(二)来自远古的蒙古族部落联盟和统一蒙古的战争中元朝前后,“搏克”在社会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成吉思汗把“那达慕”三项竞技,即摔跤、骑马、射箭作为军事训练的主要手段。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的战争时期,善于利用“搏克”的作用征服或消灭对方,屡见不鲜。蒙古族先民的生活中战争是经常发生的,在战争中,推、拉、扑、抱、摔、损等动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并逐渐被有意识地用于同伴间锻炼战争技能,从而促进了“搏克”的形成与不断发展。(三)源于蒙古族祖先的出征祭祀活动及凯旋庆祝活动中根据文物史料的考证和蒙古族民间口碑的印证,都表明“搏克”的形成与蒙古族祖先的出征祭祀活动及凯旋庆祝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四)产生并发展于蒙古族先民的健身及娱乐活动中“搏克”具有显著的健身娱乐价值,蒙古族的先民在远古时就对摔跤为代表的身体活动的健身娱乐价值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可以从许多的民间传说中得到印证。二、“搏克”所面临的困境与发展对策“搏克”运动千百年来一直是蒙古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内容,但因其所具有的区域和民族的局限性,“搏克”也存在着其不足之处。并且,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搏克”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困境。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体育的冲击一方面,西方近现代体育正在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体育运动的主流,传统体育项目己不再是生于其中的人们的唯一选择。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项目也应该不断发展
蒙古族体育项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