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的治疗及护理
王维香
一、疾病概述
二、分类
三、病因
四、临床表现
五、治疗原则
六、护理措施
疾病概述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颜面、颌周及口咽区软组织肿大化脓性炎症的总称。化脓性炎症弥散时称为蜂窝织炎,局限时称为脓肿。正常颌面部各层组织之间存在潜在的筋膜间隙,当感染侵入这些间隙时,化脓性炎症使疏松结缔组织溶解液化,炎症产物充满其中,此时才出现明显的间隙。感染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循阻力薄弱的组织扩散,形成弥散性的多个间隙感染。
分类
蜂窝织炎包括:
眶下间隙感染•颊间隙感染
咀嚼肌间隙感染•翼下颌间隙感染
颞间隙及颞下间隙感染•颌下间隙感染
口底多间隙感染•咽旁间隙感染颏下间隙感染•舌下间隙感染等
病因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均为继发性,常为:
1、牙源性感染(智齿冠周炎、牙槽脓肿、牙源性颌骨骨髓炎)
2、腺源性感染(淋巴结炎、扁桃体炎、涎腺炎扩散所致)
3、其他:损伤性、医源性、血源性感染较少见
临床症状
常表现为急性炎症过程
一般化脓性感染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炎症反应严重者,全身现高热、寒战、脱水、白细胞增高、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
治疗原则
1、急性浆液期:早期以消炎为原则。
(1)除全身对症治疗外,用抗菌素、止痛药物等消炎止痛。
(2)外敷金黄散、鱼石脂软膏等。
(3)理疗:紫外线、红外线照射等.
2、急性化脓期
应及时切开引流。如果延迟自破后,面部遗留明显瘢痕,否则不破循筋膜间隙扩散,病程恶化。
3、炎症消退后拔除病灶牙。
4、积极开展龈齿防治工作,拔除病灶牙,对急性腺组织炎症及面颌疖痈及外伤感染及时治疗。
先天性唇裂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