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心得体会篇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会议记录月年月日年月日月日篇二:关于中意社区居家养老问题调查报告关于中意社区居家养老问题调查报告[调查目的]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养老问题成为中国政府首要解决的大事,养老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解决好养老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关键时期妥善处理好老龄化问题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环境的需要,更是提升人口质量保障老龄化人口幸福指数的需要。但是居家养老还刚刚起步,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给养老事业的发展带来影响。针对于此,本人作为一个社区工作者,特开展中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调查,了解目前社区老年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相关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希望能发现问题,找到解决完善的对策。[调查对象,时间,方法]本次调查自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7月30日,调查对象为南大街街道中意社区60周岁老年人,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法。[调查内容、范围]本次社会调查围绕中意社区60周岁老年人展开,通过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了解,以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通过查阅上级下达的政策和相关资料,分析目前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涉及相关问题:1、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基本情况;2、社区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有哪些不满意。3、社区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有什么期望。[调查结果]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中意宝第花园和银河湾花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共计10人,其中男性4人,女性6人。参与问卷调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表(表1)如下:二、老年人目前享有的居家养老服务及更多的需求调查情况1、老年人享有的居家养老服务情况目前居家养老提供的服务主要有:老年餐桌、家政清洁、日间照料、送餐到家等。老年人普遍认为现在的服务项目太少了,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2、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表2)如下:三、在调查过程中,通过参与问卷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反映,发现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以下问题:1、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太少,离的也远。例如:拿50元服务券让老人自己去餐桌就餐,那么他可以吃三到四天,若是叫服务员送餐价钱就比较高了,50元最多只能吃2-3顿。由于居住地距离老年餐桌较远,出于经济考虑就只能自己到餐桌去就餐,非常不方便。如果老年人自己乘车去就餐,还会存在路上出现意外事故的隐患,他们的安全得不到保证。2、没有适合老年人活动的设施和场所。中意社区是一个2006年交付的新小区,开发商在建造小区的时候配备了一定规模的公共基础设施,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人员从意识上把社区已有的公共基础设施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认为居家养老服务有这些设施设备就已经足够了,但是这些社区的基础设施并不能体现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特点,基础设施的使用率也很低。有的老年人喜欢跳舞、有的老年人喜欢下棋、有的老年人喜欢打乒乓,可是都没有合适的场地。实在不行,有的老年人只能骑着自行车去别的小区或者专门的体育场所运动。3、服务人员耐心不够、服务态度差。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反映:因为听力障碍导致和服务人员沟通的不顺,同一句话重复几遍,有时会引起服务人员的不耐烦,他们和服务人员不能及时的沟通让他们心里很不好受。有的老年人反映,他们因为病痛的原因请服务人员上门家政清洁服务,有时他们看到服务人员打扫的不如他们的意便做出要求,可是服务人员有的仍是我行我素,专做表面文章。四、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1、政府宣传不多,给予的各类政策扶持制度也很有限。到2050年,预计中国的老年人数量会达到顶峰,这个庞大的群体也给一些热爱从事义工的创业者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在创业前会和政府洽谈、签订协议。政府非常支持民间开办居家养老,这能大大减轻政府对老龄事业的支出和负担,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政府给予民间企业的扶持又不多:创办时给的扶持金很少;没有专门规划给居家养老机构的土地、用房;在税务方面优惠也不多。2、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并不了解老年人需要什么。居家养老机构在开展工作前没有对地区上的老年人做前期调查摸底,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居住条件、精神状况、业余生活情况、子女是否同住等情况并不了解。在没有充分了解老年人基本情况和需求的情况下,就很难制定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和方法。有的老年人身体状况不错,在基本生理需求可以自我满足的情况下会对精神层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可是只能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的居家养老机构无法在服务项目上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3、居家养老机构招聘人员难,招聘有责任感的专业员工更难。政府给予机构的扶持少,机构的运行负担就变重,机构在日常运作和招聘人员方面不得不考虑各类支出的压缩。而工作人员从事的又是服务他人的体力型工作,工作内容繁琐,时间也受限制,员工必然在薪水待遇上提出要求,当机构满足不了员工的待遇条件时会造成人员流动的现象。机构不得不重新招聘人员,重新培训其职业技能,影响了对老年人的服务质量。[
居家养老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