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社会两极分化之思考班级:建筑学08-1姓名柯汉东学号:08044010115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令世界瞩目,尤其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更是令人刮目相看。但是,由此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也不能忽视,其中,百姓最关注的是社会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一些观点值得关注:一 、我宪法写明“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就是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消灭剥削、共同富裕。当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巨大乃至两极分化,这已经是明显的、不争的事实。两极分化,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所共有的现象,是阶级对立和剥削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都是不可避免也不能避免的。这是由私有制的本质所决定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也产生了两极分化?它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根源是什么?要不要消除两极分化?怎样消除两极分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感性上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理论上的清醒的认识。下面,我们对当前中国社会两极分化的现状、特点、根源作一些的分析,提出解决两极分化的对策。一、两极分化的现状当前中国社会两极分化的现实,不但普通老百姓都看到了,连官方媒体都做了相当充分的报道。财政部的最新调查指出,我等”状态。什么是“高度不平等”?就衡量总体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来说,“高度不平等”,而我国的基尼系数,,。在城市中,10%的富裕家庭占有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最近发行的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创刊号所公布的、名为“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的、对包括资改派吴敬琏、厉以宁在内的50位知名经济学家的问卷调查中,“收入差距过大”,位居前十位主要问题的首位。刚刚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布的公告中说:“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这说明,中央已经注意到并默认了由收入差距“高度不平等”所带来的贫富差距过大。总之,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二、两极分化的特点当前,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表现出非常突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贫富差距特别巨大。我国的基尼系数,在世界各国中位于前列,全世界恐怕没有几个比我国贫富差距更大的国家了。基尼系数只是一般地说明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的数据。我国作为后起的贫富差距巨大的国家,更有其独特之处,即存在着极少数富豪,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态。据统计,当今中国有亿万富翁三千多个,是真正的一小撮;千万富翁三十多万,占不到总人口的千分之一。麦肯锡最新的调查表明,2008年中国的富裕家庭数量为160万个,在中国所有城市家庭中,只有1%的家庭达到富裕的标准;放到全均收入,仍在贫困线(日均2美圆)以下,处于买不起房子,看不起病,孩子上学困难的贫困状态。第二,两极分化特别快。我国的贫富差距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拉大,到本世纪初期
现阶段我国社会两极分化之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