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七月派小说七月派是抗战时期在胡风影响下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小说方面的代表人物有东平、路翎等,其中以路翎成就最高。2、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是指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在既定的意识形态规限内,以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为题材,凸现政治内容,抒发政治激情,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的一批抒情诗歌。3、“京味”小说老舍创作的表现北京市民生活的小说,被称为“京味”小说。其京味首先体现在对北京市民生活场景和人生世相的描绘。其次表现在对北京独特文化特征的揭示及对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灵的沟通。4、“时代女性”“时代女性”指茅盾初期小说中出现的一系列女性形象,茅盾以她们为代表,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动荡时期的中国社会里的复杂精神状态与艰难求索的心路历程。5、主观战斗精神理论胡风认为作家的创作过程是主观与客观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即相生相克的过程,能够促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则是作家认识世界的思想力、体验现实的感受力、投身于现实的热情,合而称之,即为“主观战斗精神”。6、曹七巧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的女性形象。在金钱、情欲的双重扭曲下,精神几近疯狂,使自己及儿女的命运陷入怪诞、不可理喻的悲剧世界。15疯女人形象(1)张爱玲笔下出现的孤独、疯狂状态的女性;(2)代表人物有白流苏、曹七巧等。----七月派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活跃在国统区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他们以《七月》、《希望》等文学杂志为阵地,接受胡风的编辑方针和文艺思想,在诗歌和小说两个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七月派诗歌以绿原、鲁藜、阿垅、曾卓、牛汉等为代表,在小说方面则以东平、路翎等为代表,实践着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精神奴役底创伤"等文艺主张。到50年代中期,七月派被迫停止了活动。----七月派是抗日战争时期在胡风影响下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它在30年代中后期呈现出流派萌芽,40年代初走向成熟,50年代被迫解体。七月派在小说方面以东平、柏山、路翎等为代表,他们在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优秀传统的感召下成长,实践着胡风"精神奴役底创伤"的著名观点,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10“百花文学”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学作品,打破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题材上也突破了不准写凡人小事,不准写人性、人情与爱情的清规戒律,由于这一批作品出现在毛泽东“双百”方针提出之时,所以被人命名为“百花文学”。11新月诗派新月诗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以北京《晨报副刊》、《诗镌》《新月》月刊为主要阵地。主要成员有徐志摩、闻一多、朱湘等。其主张集中体现为闻一多强调的诗歌“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7、百花文学50年代中期,在“双百方针”感召下,旨在纠正主流文学的僵化状态,恢复优良文学传统,寻求文学自由发展之途而出现的一种文学形态。作品直面现实,具有批判性也有以家庭伦理、男女情爱、个人命运为表现对象的作品。9、茅盾小说中的“心理现实主义”茅盾在小说中所运用的重要艺术手段。作者对人物内在情绪的关注程度明显超过故事性本身。有意借略显突兀的情节、逆转的情境来完成对人物心理多方探讨,人物的情绪世界在动荡的时事和颠狂的生活现实面前掀起滚滚的波澜。12新月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它以北京《晨报副刊》、《新月》月刊等为主要阵地,主要成员有徐志摩、闻一多等,其主张集
鲁迅自考 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