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高1133米,方圆10多公里,矗立在黄海之滨的崂山山脉,连绵起伏,耸立挺拔,雄伟壮观。崂山按山脉的自然走向,可分为四大支脉,分别是:巨峰支脉、三标山支脉、石门山支脉、午山支脉。崂山山脉的特点是山山相连,脉脉相接。自古以来,崂山的道士、山民进山采药、挖野菜、等活动,遗留了大量的时断时续的山间小道。这就为喜欢登山的山友穿越崂山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客观条件。一,石门山支脉1,戴家——三清洞——木鱼崮——水晶洞——竹子庵——三界石(城阳、李沧、崂山)——石门山主峰(570)——一线天——天落水——凌烟崮(华楼景区)——兰家庄。此路线风景秀丽,虽然见不到大海,但李沧风貌、丹山大桥、崂山水库尽收眼底,也是很壮观的。在华楼景区可以欣赏到崂山著名的十二景之一"华楼叠石"。路上可以在寿泉、天落水、补充饮用水。2,南屋石——滴水洞——圣乳峰——青龙洞——太和山——太和大峡谷——仙乳蜂——石门山洞——石门庙——百果山——雾露顶()——五龙洞——北宅。此路线将太和景区、毕家北山景区巧妙的通过石门山洞连接在一起游览,在山洞中补充山泉水别有风味。二,三标山支脉3,东葛——三标山(683)——二标山——芍药涧——棉花村——铁骑山()。(或芍药涧——东水场——战备山洞——上蜜蜂村——山色峪。此路线适合休闲游。尤其是五月下旬吃樱桃的一条绝佳路线。4,东台水库——三标山——二标山——大标山——马鞍石——鳖石顶——滴水崖——大崂。此路线景色壮观、险峻,值得一游,一路上行进在山脊的小路中,无法补充水,只有到滴水崖才有水。三,南九水一带5,汉河——小崂顶(585)——盆盆碗碗——团崮顶(633)——黄花庵口——军用公路——柳树台——外九水。此路走在南九水那高高的山冈上,山冈俊俏而挺拔,颇具观赏性,但一路无水补充,要翻过大小二十三座山头,才能到达军用公路,因此要多带饮用水!!!6,汉河——寨上——军用公路(直接穿过、路口相对)——降云涧村——降云涧——水石屋——冷翠峡——外七水。鹁鸪窝-团崮顶-雨场子四,东线一带7,晓望水库(塘子观)——黄岭后——泥洼口——蔚竹庵——内四水——外九水。此路沿爬山河行走景色优美!是一条经典的穿越路线。8,晓望水库(塘子观)——石屋林场——泥洼口——滑溜口——五叉——小石桥——黑风口——长涧(碉堡处左拐)——黄花庵口——团崮顶——盆盆碗碗——小崂顶——汉河。此路特点是行进在崂山主山脉的崇山峻岭(山脊上)中,一路山高林密、人迹罕至。是崂山南北(东西)穿越中最远的一路。也是著名的崂山大穿越路线之一。9,仰口——觅天洞——引点——滑溜口——五岔——天马峰——观景平台——五峰仙馆——坤门——石门涧——石屋——防火站——大河东。此路线是山友穿越崂山,南北方向较远的一路,也是常走的一条路线。大多数是从大河东——仰口。10,仰口——关帝庙——白云洞——三岔两界——招风岭——明道观(棋盘石)——滑溜口——蔚竹庵——太和观(外九水)。这是一条著名的崂山道教文化游路线。一路上默默领悟博大精深的崂山道教文化时,还可以欣赏到崂山著名十二景中的“云洞蟠松”、“棋盘仙弈”、“蔚竹鸣泉”。11,仰口——庙岭口——三岔两界——明道观——清水湾——五岔——观景平台——杜鹃坡——子英庵口——天茶顶——天泉——先天庵——南天门——流清河。崂山著名的大穿越线路之一。12,华严寺-——
崂山驴友经典路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