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会计基础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会计制定时间:2014年4月专业负责人审核:教学系部审核: 2014年1月会计基础课程标准(108学时)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既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又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成型”课程,既是会计“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载体,还是会计专业认同、初级会计岗位职业技能训练的载体。因此,本课程的定位为:“一个认同、两个基础、三个基本、四个目标”。一个认同: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问题,并通过认同,培育学生对学习会计专业的兴趣,了解会计实践中的现状和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两个基础:即本课程一方面是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另一方面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综合能力的养成课程。三个基本:即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会计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四个目标:会计基础课程应实现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能力、把握专业技术等四个教学目标。(二)课程基本理念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就业方向是面向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会计工作岗位的划分不细,除了出纳岗位外,就一个会计岗位,需要具有对整体会计工作认识和全盘会计处理能力。同时会计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有专门的方法、复杂的体系和程序,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整体认识才能学好其他专业课程,因而开设本课程。《会计基础》课程以会计实际工作任务和过程为依据选取学习内容;通过项目教学实施会计专业技能训练,做到教、学、做一体化;通过仿真的工作环境和实训材料锻炼实践工作能力,有效提高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相结合以夯实学生专业技能;专兼职、双师型教学团队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保证。(三)课程设计思路《会计基础》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整体课程设计的。课程内容设计上把账务处理基础放在第一部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对会计职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础知识,掌握借贷记账法,这是基础,是会计整体工作的共性需求。在学习账务处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按照实际会计工作过程,即建账——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登记——期末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告选取课程内容。每项内容都按实际工作过程设计。为切实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实训分为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单项实训侧重每个具体工作内容,综合实训以一个模拟工业企业一个月的会计工作任务为驱动,以企业会计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采用真实的账证表资料,指导学生完成从建账到凭证编制、账簿登记、期末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编制等一个完整会计循环的全部会计工作,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本课程建议课时数102,其中实践课时数54。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从事会计工作所必备专业知识,同时能够熟练掌握企业实际会计工作中建账、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登记、期末账务处理以及财务报告编制等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操作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基本的会计核算能力,能够独立手工处理一个业务简单的工业企业的各项会计核算工作,直至提交最终的会计产品,具备基本的上岗能力。(二)(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职能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2)了解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3)了解各类账户的性质和结构,复式记账的原理以及借贷记账法的含义。(4)了解会计凭证的含义,会计凭证的作用与内容以及填制要求。(5)了解会计账簿的种类及设置要求,会计账簿的基本格式和登记方法。(6)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程序。(7)(1)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2)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3)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改正处理技术。(4)能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5)能够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6)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财务、会计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2)具有严谨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3)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三、。、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会计特点及会计对象。。、对比分析,课堂讨论归纳:会计的概念、职能、特点与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企业的经济活动与经济业务。22评价学生对会计的概念、职能、特点、对象与企业的经济活动与经济业务等理论知识的理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