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丹麦小学家政课开了100年丹麦小学家政课.pdf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试论中国省域劳动就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
摘要:利用2000-2009年中国29个省级单位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劳动就业的各因素及其空间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省际劳动就业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邻近省域就业的溢出效应对本省具有正向影响,且该效应从东部到西部地区呈阶梯状依次递减,东部地区就业较中西部地区具有更强的区间联动性。省域技术进步、财政支出、市场化和产业结构优化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地区层面均对劳动就业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且财政支出对中西部就业的影响明显大于东部地区;城市化与实际工资对东部就业影响不显着,但能够显着促进中西部地区就业增长。促进区间联动、加快市场化、城市化和产业结构优化步伐、完善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是增加就业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劳动就业;省域;城市化水平;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一、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而且与社会稳定、政治安全密切相关。实现就业稳定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国家制定宏观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保持一个国家的就业稳定,是经济政策制定者十分关心的问题。由于我、产业结构状况等差距较大,因而就业问题的表现形式势必不同,同样的财政、货币政策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会产生不同效果。这就使得每个地区的就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周边地区的就业情况,研究就业问题还必须考虑其空间相关性,即不仅探讨每个地区本身的就业问题,还要分析其他地区就业对该地区的影响。
对就业问题的研究已有很长历史,现代西方经济学已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就业理论,比如以李嘉图和萨伊为代表的古典和新古典充分就业理论、凯恩斯非自愿就业理论、新凯恩斯工资粘性就业理论等;发展经济学中也有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伊斯特林“相对剥夺”理论等。大多数理论均以工资作为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然而众多经验研究显示某一地区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和经济状况等因素均对就业具有显着影响。
1. 城市化对就业的影响。Robert A. Carter[1]指出劳动力在城市的集聚可以扩大产业规模、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提高城市吸纳劳动就业能力。Xiangzheng Deng等通过对我国1980—2000年数据的分析,指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人口在城乡间的流动一方面可以为城市提供劳动力储备、扩大产业需求,另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韩峰等以湖南省为例,采用动态计量模型对城乡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结构优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城市化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影响不显着,但会持久的促进第三产业就业,城市化总体对就业结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但其没有对除城市化以外的其他影响就业的控制变量进行分析。劳动力的区间流动对就业的影响。Marr and Siklos-运用加拿大1962—1990年的数据分析了就业和移民的关系,结果显示,移民对失业具有显着冲击作用。近年来对劳动力区域转移的研究更加深入,Feridun以瑞典、芬兰等国为例分析了劳动力跨区域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认为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对人均GDP具有正的影响但对失业率影响甚微;而且Morley也以澳大利亚为背景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经济发展状况对就业的影响。Rawski分析了造成我国GDP增长的影响因素,他认为劳动力就业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劳动就业与

丹麦小学家政课开了100年丹麦小学家政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emsbln680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1-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