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轼作业.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间自是有情痴2010221102310012中文基地班沈鹏【摘要】苏轼作为一代文豪,其妙思文采一直是文学史上一抹亮丽的光彩,秀口一吐,就是半个宋家词话。而他也是千古第一流的痴情人,一曲《江城子》更是历经岁月,传唱千古。【关键字】苏轼,痴情,感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到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这是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所作,也是自古以来悼亡词的名作,历来为人所传诵。每每读到这首词,我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哀伤,并非是因为苏轼词本身的那种令人无法抗拒的才情思致,而是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厚重的深情,哀婉凄伤,缠绵悱恻。首句便是“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的光阴流转,宛若一个季度的轮回,虽物是人非,但回忆的触角依然能够拨动词人心灵深处最敏感的记忆,而“生死两隔”更是为这份感伤涂抹上无以言状的凄凉冷色调。好似一首低徊百转的诉歌,曲调一起,就是“哎!那还是十年前的事,而那时的你····”;又好像戏曲中老生唱的《大悲调》,帷幕一起,便是一声哀叹,“苦啊··”。鲁迅先生曾经在评析《红楼梦》时说道“悲凉之雾,遍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者,独宝玉而已。”鲁迅:《鲁迅全集》,当回忆随那经久不变的月亮一同升起时,此中凄凉,也只有东坡自己独能领会,“不思量,自难忘”就是对那曾经琴瑟相合岁月的永恒祭奠。孤坟远在千里之遥,孤身置于这茫茫夜色之中,也只能任由回忆和冷清来包围那伤感孤独的心,想当年李益也曾在那茫茫夜色中吟道“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来祭奠他与霍小玉之间的那被红尘错乱了的爱情,不同的是:苏轼的心境是怀念,是伤感;李益的心境是愧疚,是忏悔。“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都道是“从别后,一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而苏轼却担心即使相逢,亡妻又是否会认得自己潦倒颓老的样子,盼相逢又怕相逢,这份孤独又矛盾的心理便是东坡最真实的情感写照。十年,说长也长,三千六百夜,说短也短,十个年轮,弹指一挥间。而这十年却使东坡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改造成一个安于平淡的钓叟田翁,青丝换白发,两鬓雪染,虽然是因为遭受了一系列的政治迫害的缘故,但我更宁愿美好的相信这是“思君使人老,岁月忽已晚”(《汉乐府·行行重行行》)。“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这也是全词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梦中的相见,而你依旧是当初的容颜,忘记是哪位诗人曾说过“多年后,我已忘记了你的容颜,但我仍记得那满院花的芳香”,有些情感终究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模糊在我们人生的路上,而是像一坛老酒,愈久而弥香。或许真的是“有心的人来入梦”,那种心灵感应是可以跨越生死的,而当在梦中相见时,你还是当初灿烂的模样,彼时锦年,画眉深浅,勾勒出我记忆中你最美的梳妆。犹如沈从文先生所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相顾无言”,有一种感动叫“惟有泪千行”。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言万语都化为此刻这深情的凝望,夜寂寂,人依依,东坡的深情在那晶莹的泪水中静静流淌,流过历史

苏轼作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yb333199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9-06-05
最近更新